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只為一句承諾 自貢董家三代人為恩人守墓118年
老人坐在恩人的墓前
現(xiàn)實:兒女均已遷出守墓將止于第三代
從老屋到顏蘊山的墓之間不足200米的距離,,董昭君一路走來休息了兩次,。在經(jīng)過田埂斜坡處時,記者先后兩次試圖攙扶老人,,但都被拒絕,,他總是笑著說,“自力更生”、“我走習慣了,摔不了,。你們摔了我還不會摔”。
來到墓前,,董昭君都會在墳頭的一塊光滑的石頭上坐著休息片刻,。“當年,,爺爺和父親就經(jīng)常這樣坐著,,他們說,離恩人近些,,可以好好說說心里話”,。
年事漸高后,董昭君想得最多的就是在他百年后,,誰會來接替他繼續(xù)守墓,。據(jù)董昭君老人介紹,他與老伴育有6個子女,,且子女們均在縣城或外地成家立業(yè),。
坐在顏蘊山墳前,,董昭君老人掰著手指頭把幾個子女的近況捋了一遍,,“幾個子女中,只有老五老實些,,過兩年我再給他說說,,看他愿不愿意回來?!倍丫先颂寡?,介于現(xiàn)實問題,如果子女不愿意,,他不準備讓兒孫們繼續(xù)守墓,。
感恩:顏家后人尊重董昭君的選擇
對于董家人為顏家守墓一事,顏蘊山第六代孫顏剛告訴四川新聞網(wǎng)記者,,顏家上幾代老人都知道董家三代人為先輩守墓一事,,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知道這件事的后人逐漸減少,。直到重修族譜,,董家人守墓一事又廣為傳開。每逢清明,,顏家人到先輩墓前祭掃的時候,,都會給董昭君送去許多慰問品和慰問金,,以示感激之情。
作為顏氏后人,,顏剛對董昭君及其祖輩父輩為顏家人守墓的行為表示感激,。特別是對董家人知恩圖報、三代人守墓的舉動深受感動,。顏剛稱,,根據(jù)顏家“施恩不圖報”的祖訓,即便董昭君之后,,董家人不再為顏家守墓,,顏家人也不會有半點異議,“董家三代守墓,,已經(jīng)是非常的仁至義盡了”,。
(記者 徐昭磊 攝影報道)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 自貢 董家 恩人 守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