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IT老爸4年畫了2000幅水彩 他說這是陪伴女兒的“成長日記”
哪來那么多時間去研究畫畫
不約牌,陪伴時間“擠擠總會有”
現(xiàn)在,,圈爸全家養(yǎng)成了習慣,,出門遇到值得記錄的事,都會打開手機錄音,,晚上“圈爸”聽著這些錄音,,感受著女兒一天的生活,將它們還原在畫紙上,。
開始的兩年,,菜鳥“圈爸”還在技巧上慢慢摸索,兩年才畫完一本“成長日記”,。好在兩年的堅持,,已經(jīng)讓畫“成長日記”成為了“圈爸”的習慣。幾句童言,、父母與孩子不一樣的思考方式,、家人的笑料,圈爸都會真實記錄,。
從一開始的鉛筆簡單涂畫到現(xiàn)在的水彩作品,,為了給女兒畫畫,“圈爸”幾乎每天不看電視,,埋頭在燈下研究,。“圈爸”去年底還開了個微信公眾號,專門保存這些畫,。這個沒有任何宣傳的微信,,開通幾個月粉絲就上萬了。
“其實我的工作非常忙,,要加班,,平時應(yīng)酬也不少。有時沒有時間陪她,,圈圈還會給我留小紙條,。”和大多數(shù)的父母一樣,,一邊要賺錢養(yǎng)家,,一邊又要照顧家庭,難免有時候顧此失彼,。然而“圈爸”卻認為,,父母不應(yīng)該在孩子的成長中有所缺失?!芭慵胰说臅r間擠一擠總會有,,像周末會有人約打牌,我就推了陪圈圈,?!?/p>
“很多人覺得有了孩子后生活空間就變窄了,但其實跟孩子在一起是很開心的,,這是做父母的樂趣,。”圈爸在新的畫冊集子封面寫上了“花開四季”作為名字,,“孩子的成長有個過程,,就像等待一朵花開一樣,慢慢期待她開放的一刻,?!?/p>
父親的心里話
2000多張畫 能承載全家回憶很值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年代,,一張照片就能搞定的事,,干嘛一天要畫幾小時。其實從小到大從生到死,,我們都在和‘有用沒用’這個詞打交道,,孩子應(yīng)該是一個活潑的生命,一個洋溢著生機,、充滿希望的生命,?!薄叭Π帧闭f,“每天聽錄音,,畫的時候就還要揣摩一下孩子的心理,,這樣慢慢的,我也能更好的理解女兒,?!?/p>
圈爸用自己的細心觀察和不懈努力,一點一點的將和女兒年代的鴻溝填上了,。另外,,“圈媽”樹立的是“嚴母”形象,而“圈爸”則認為只要女兒開心,,什么都不是問題,。往常截然相反的教育理念,會在家庭里造成沖突,,而“圈爸”則通過翻看繪畫,,逐漸理解了“圈媽”的想法,而“圈媽”也在“圈爸”的繪畫中,,明白了一個做父親的心態(tài)和想法,。而女兒也被父親的堅持所感染,也對繪畫表現(xiàn)出了興趣,,她會在父親生日時也送上自己的繪畫祝福,。
2000多張畫都被圈爸珍藏在一個盒子里,就像一本承載著回憶的寶盒,。圈爸說,,有時候圈圈看到,現(xiàn)在完全不記得的小時候的“糗事”,,還會大發(fā)疑問?!坝袝r候,,我們翻翻之前的畫時,看到圈圈的成長過程我和她媽媽,、爺爺,、奶奶等都很欣慰?!?/p>
“其實別人說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非常慶幸在女兒的成長里沒有缺席?!比Π终f,,“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圈圈突然拉著我和她媽媽的手,說‘這樣我們就是開開心心幸福一家人’,,說完拉著我們的手就睡著了,。”“圈爸”說,,他其實也能感受到女兒的這種幸福感,,并且為此驕傲。他希望能堅持到圈圈長大,,也許在某個特殊的時刻,,把這份珍貴的禮物送給她。(記者 徐媛園)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IT老爸 水彩 成長 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