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光明網(wǎng)評:法制社會建設依托“朝陽群眾”擔當
光明網(wǎng)評論員:今天(4月1日),,有兩條有關(guān)“朝陽群眾”的消息,,一是描述“朝陽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擔當?shù)膱蟮溃}為《“朝陽群眾”的日與夜:大爺大媽上街巡邏,,聊的都是國家大事》,;另一條消息是《“朝陽群眾”又立新功,!讓“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gòu)”如虎添翼的是TA》,這條消息中的“TA”,,是指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于2月上線測試的“朝陽群眾”APP,,據(jù)說這款APP上線測試以來,截至3月30日,,注冊用戶已達5萬余人,,收到線索3000余條,。該報道稱,通過朝陽群眾提供的線索,,朝陽警方破獲各類案件63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91人,消除各類安全隱患245件,。
相較上述第二條消息,,第一條消息的一些栩栩如生的相關(guān)描述更能讓我們認識“朝陽群眾”這個“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gòu)”的真面目:“71歲的王愛青趴在小區(qū)值班室的窗口,一雙眼珠滋溜轉(zhuǎn),。過去十多年里,,她的主要工作是觀察社區(qū)情況,如有‘風吹草動’,,立即向居委會或社區(qū)民警上報,。王愛青是‘朝陽群眾’中的一員,這是一支由北京市朝陽區(qū)居民組織而成的治安志愿者隊伍,?!?/p>
說起來,“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gòu)”所具有的排在其前面的4個情報機構(gòu)(中央情報局,、克格勃,、軍情六處、摩薩德)也沒有的優(yōu)勢,,正是這“一雙眼珠滋溜轉(zhuǎn)”的志愿者隊伍,。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北京登記在冊的“朝陽群眾”已達13萬人,。按媒體計算,,這就相當于平均在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有277“雙眼珠”在“滋溜轉(zhuǎn)”,其中6萬余雙在“滋溜轉(zhuǎn)”的“眼珠”,,平均每月向朝陽警方提供線索2萬余條……
這么多雙“滋溜轉(zhuǎn)”的“眼珠”,,相當于多少監(jiān)視器,又起到了多少監(jiān)視器所起不到的作用,。這也正如上述第二條消息在正文開頭的第一句話所述:“這簡直就是移動的攝像頭,!”其實,這些帶著“滋溜轉(zhuǎn)”“眼珠”的“移動的攝像頭”,,更是移動的掃描器或移動的雷達,,而其察言觀色的能力,則是攝像頭,、掃描器或雷達都不具備的,。
“朝陽群眾”的這個功能,可從報道描寫中得到印象:“潘家園一共11個社區(qū)”,“張復之是其中一個支部的黨員書記,,今年71歲”,,“兩會期間,她同樣接受了值班巡邏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就得發(fā)動群眾,我們院里的群眾警惕性都特別高’,,張復之壓低嗓門說”,,“任務已經(jīng)交待清楚:‘看上去賊頭賊腦的人都得過去問問,您干嗎的呀,?您住哪兒?。磕鍪裁垂ぷ鞯??’”
顯然,,無論是攝像頭、掃描器還是雷達,,都是被動接受信息,,也只能被動錄制信息,而每一個帶著“滋溜轉(zhuǎn)”“眼珠”的“朝陽群眾”,,卻是主動出擊型的治安衛(wèi)士,。不僅如此,這些退了休的,、上了年紀的人,,相當于專職“朝陽群眾”,,可以更專心,、更盡責地完成“移動的攝像頭”的任務。從報道中可知,,潘家園社區(qū)的張復之今年71歲,,而“趴在小區(qū)值班室的窗口,一雙眼珠滋溜轉(zhuǎn)”的王愛青,,今年也是71歲,。
71歲,按說正是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但是,,“朝陽群眾”的社會擔當卻跳出了小家圈子之外,,“王愛青身邊聚集了二十幾名志愿者,只要有事,跳出來‘一喊’,,所有人像巢穴里的飛鳥,,‘嗖’地都從家里躥了出來”。這樣的擔當,,與他們“聊的都是國家大事”不無關(guān)系:“他們關(guān)心十八大開會,,十九大,國際問題,,南海問題,,這是一種大視野的政治,對首都的安全和穩(wěn)定大家都特別在意”,。
編輯:梁霄
關(guān)鍵詞:法制 社會 建設 朝陽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