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確認是戰(zhàn)場遺址非主動沉銀
叁
挖出來的文物如何處理,?
彭山已經(jīng)啟動籌建江口沉銀博物館
成都商報記者:挖出來的文物如何處理,?網(wǎng)上有人對文物用途和歸屬也有一些疑問。
周春水:這我知道,,網(wǎng)上有人懷疑參與者有利益在里面,,實際上說這些話的人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tài),。不能說我沒有參與,,參與者就有利益在里面,。這個考古項目,,它完全是一個公開性的項目,,還在網(wǎng)上做過志愿者招聘,,但需要有一定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不是說每個人都可以來參與。
這些出水文物有幾個方面的用途:研究,、保護,、展示利用。這也是現(xiàn)在國際上通行的遺產(chǎn)保護原則,。在保護方面,,這些文物既可以研究明代歷史、冊封制度,、稅收等,,還可以研究民間金銀工藝,甚至張獻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保護方面,,這些東西壓在卵石層里面,有些壓壞了,,有些壓扁了,,我們肯定要進行保護,尤其是按不同的材質保護,,近期就會進行修護,。比如木材肯定要進行脫水,里面填充東西,,讓它把水分蒸發(fā)掉,,這樣可以在空氣里進行展存,讓它保存下來,。
這些文物會留在彭山,,不會帶走。彭山籌建江口沉銀博物館的相關情況已經(jīng)啟動,,這有一個過程,。可以肯定的是,,將對周邊資源進行整合,,對打造彭山的長壽文化、江口古鎮(zhèn)和推動地方經(jīng)濟的作用是明顯的,。
肆
為何陸地發(fā)掘,,卻叫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不一定非要背氣瓶到水下摸
成都商報記者:網(wǎng)上有很多網(wǎng)友在說,,這個項目的發(fā)掘就是在陸地上進行的,,為什么又叫水下考古呢?
周春水:這就是一些人對考古不了解,,過于糾結于工作方法的問題,,不一定背著氣瓶到水下去摸才叫水下考古。
首先,,從遺址性質來講,,它就是水下遺址,因為它就在水里形成,,這幾百年來它都在水下環(huán)境里,。只不過是為了工作方便,我們采取圍堰的方式來做,。
其次,,要說它是完全的田園考古,不是,;但完全是水下考古,,也不像。水下考古是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饺プ?,比如南?號的發(fā)掘就有點類似,,它(南海1號)完全在水里面,然后把它掏起來,,現(xiàn)在也在博物館里來做,,就是為了考慮海里能見度差,浮潛難度大的問題,。江口沉銀遺址也是同樣的道理,,江水里面什么也看不見,潛水員只能摸,,最后能摸到多少東西,?而且還會增加很大的風險,有可能潛水員會被水沖走,。
最主要的是,,違背了文物保真性的問題。隨便去摸一個東西起來,,文字記錄沒有,,無法攝像、照相,,無法確定位置,,無法還原文物的原真性,,也無法追溯,造成文物信息的缺失,。為了解決以上的問題,,我們才采取這樣的方式。
其實,,這樣的方式在國內外都有不少的案例,,比如法國馬賽的港口清淤,中國蓬萊的項目,,都是把水抽干了考古發(fā)掘,。
20日,,“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階段性工作新聞通氣會召開,,相關專家確定江口遺址就是張獻忠沉銀處,并透露已經(jīng)發(fā)掘出上萬件文物(成都商報21日報道),,引起網(wǎng)友們極大關注,,也發(fā)出了許多疑問。
22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副研究員,、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fā)掘領隊周春水獨家接受成都商報專訪,詳細回應了網(wǎng)友們熱議的“考古與挖寶異同,、文物用途,、為什么此次叫水下考古”等問題。
周春水透露,,出水的文物很有代表性,,不但有鑄“西王賞功”錢幣的模具,還出水了破損的金印,。
編輯:梁霄
關鍵詞:江口 沉銀 考古 戰(zh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