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傳統(tǒng)語境缺失 寫意花鳥老氣,?
中國傳統(tǒng)筆墨中的寫意精神似乎在當代面臨困境:學院主流的展覽,,與寫意漸行漸遠,;而從少年宮到老年大學,,寫意的人群卻非常巨大,,但又流于粗糙泛濫之嫌而被專業(yè)人士所詬病,。在很多人眼里,,寫意畫尤其是寫意花鳥畫,,已經成為老氣,、迂腐,、因循守舊的象征。
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寫意花鳥畫是否已經不合時宜,?最近,在廣東美術館進行的一場名為“齊物見心”的中國寫意花鳥九人展,或許能給這個讓人沮喪的命題注入一些樂觀的因子,。該展覽匯聚了當代中國寫意花鳥南北畫壇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70一代主流畫家群體,,他們集體展示了寫意花鳥畫在當代繼續(xù)煥發(fā)活力的種種可能性。一場關于如何看待“寫意”在當代畫壇的現狀與未來的討論,,也在參展藝術家和評論家中熱烈展開,。
學院展覽漸行漸遠 民間寫意粗糙泛濫
在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于洋看來,現在的社會公眾,,對于寫意畫,,尤其是寫意花鳥畫有一種先入為主的“不懷好意”,覺得這個畫種特別“老氣”,?!岸聦嵣希瑢懸饣蛘邔懸饣B,,又是最能夠傳達或貯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部分,。”
寫意精神在當代的失落,,是毋庸置疑的命題,。廣州美術學院學報常務主編李若晴覺得,這主要來自兩方面的困擾:全國美展和市場,?!按蠹叶贾溃F在全國美展青睞‘工匠精神’,。但過分地提倡工匠精神,,是不是對寫意花鳥有點不太公平?而市場上,,大部分畫廊現在也最喜歡收藏花工夫的工筆作品,。”
為什么這個時代突然就對寫意畫“不感冒”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報》執(zhí)行主編王平說,在這個‘展廳文化’盛行的時代,,很多的主題展覽都強調敘事性,,傳統(tǒng)寫意畫這種追求趣味、格調,、把玩的畫種,,就會比較吃虧?!安贿^,很多畫家綜合能力的欠缺也是制約寫意畫發(fā)展的因素,。寫意畫看著簡單,,實際上對畫家的綜合能力要求是很高的,,比如書法,你總得會吧,;還有詩歌,,不能說你必須得會寫詩,但起碼得有詩思啊,?!?/p>
這條路,看上去容易,,實則艱辛,,還不容易出成果,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在學院教育當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工筆,,而放棄學習難度大、見效慢的寫意畫了,。但有趣的是,,民間學習寫意畫的熱度卻很高。民眾似乎普遍認為,,寫意畫的門檻是最低的,。“我女兒去繪畫班,,學國畫一上手就是畫一個寫意的大熊貓,,倒也像模像樣?!崩钊羟缧ρ?。
更毋庸提老年大學中洶涌的“寫意”大軍。雖然在很多藝術家看來,,老年大學版的“粗疏率意,、制作簡單”的所謂“寫意畫”,與其說是對寫意畫的復興,,不如說是對寫意畫的嚴重“傷害”,,因為它完全誤讀了寫意畫和寫意精神。在于洋看來,,這種來自公眾的誤解,,是對寫意畫更加嚴重的“解構”。對寫意精神的“科普”,、推動,,可謂長路漫漫,只能一步步來。
藝術家李云雷說,,寫意精神的缺失,,歸根到底是因為傳統(tǒng)語境的缺失?!叭藗冊絹碓娇床欢P墨及筆墨背后所傳達的文脈,,以為隨意涂抹就是寫意?!?/p>
但這又怎能怪公眾“無知”,?有時候,甚至學者對寫意的誤解也并不見得小,。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潘天濤紀念館館長陳永怡表示,“寫意”本來就是一個很難探討的話題,?!笆聦嵣希辽購那宕?,大家對寫意的理解已經開始出現偏差了,。鄭板橋說‘寫意’二字,誤多少事,,欺人瞞自己’,。高居翰也說‘寫意是中國晚期繪畫衰落的原因之一’。當然,,也有學者駁斥,,說高居翰其實是把一種粗疏率意的筆法、制作簡單的繪畫當做寫意畫,,他并沒有把握住寫意畫真正的精髓,。而這種所謂‘粗疏率意,制作簡單的繪畫’,,不就是老年大學風格的寫意畫嗎,?我們特別需要一些展覽和研究,去駁斥這樣的誤解,,得讓人家知道寫意畫究竟是怎么回事,。”
雖不再一家獨大 也未曾日漸式微
在一片關于寫意畫為什么衰落的熱烈討論中,,廣州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閻安則給出了另外的判斷:“寫意畫沒有那么慘,。”
大概從前年的8月份到去年8月份,,閻安參與了一個電商銷售平臺的運作,。這個平臺平均一個月有300到400件藝術品的銷售量,,峰值是500件左右?!白畛?,我的判斷和大家一樣,覺得寫意畫應該不好賣,,但后來的結果并非如此。從業(yè)績來看,,油畫和當代藝術,,與中國畫的銷售比例是1:10到1:9之間。在中國畫內部,,寫意作品又占主流,。寫意畫沒有式微,從整個社會的接受度來講,,我們幾百年的歷史傳承,、文化積累以及審美能力的熏陶,都已經為寫意做了很好的鋪墊,。但為什么我們——也包括我自己,,一開始都會認為寫意畫式微了?我想,,這應該是在比較之后產生的感受,。跟其他的藝術種類,包括跟工筆和當代藝術比,,寫意畫的確不像以前那樣獨樹一幟,、一家獨大了。在新鮮血液的沖擊下,,我們好像式微了,,但其實,寫意沒有被忽略,,它依然強大,,寫意沒有必要給自己增加負擔?!?/p>
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對閻安的觀點表示贊同,。“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上,,中國畫和當代藝術,、實驗藝術的關系,基本上是西瓜和芝麻的關系,。而寫意又是中國畫當中最大的一塊,,中國畫的藝術家比做實驗的藝術家要好得多,。問題是,現在無論是在學院體系還是媒體邏輯中,,關注點都落在了當代藝術身上,。但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未知的事物研究興趣更大而已。在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代藝術是比寫意畫更有吸引力一些,。”
寫意無需主流 也不怕被邊緣化
在一些藝術家看來,,即便寫意畫式微了,,其實也沒有什么難以接受的。
參展藝術家許敦平說,,在當今畫壇,,好名寫意者多,切實從事者少,,能得個中味者,,則少之又少矣,寫意小眾化是個事實,。但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又不能不承認,“寫意”,,特別是寫意花鳥畫的確是一個難以在社會洪流當中有所擔當的畫種,,與其想著怎么走進新時代,不如回避新時代的應對反而更加切實一些,?!爱斚绿岢珜懸饩窈图埠魧懸饩竦幕貧w,本身就是寫意精神沒落的寫照,。但我認為被邊緣化并非壞事,,在精神領域,要適當地習慣被邊緣化甚至是自我放逐,?!?/p>
藝術家曹遠平也說,寫意花鳥畫不需要主流,,也不要怕被邊緣化,。“你喜歡跳古典舞,,也得尊重別人喜歡跳廣場舞的權利,,很多人都在批評老年大學風格的‘寫意畫’,覺得他們畫得不對,,但這也是他們娛樂的權利,。剛才陳永怡館長分析,,寫意畫需要畫家本人對自然物進行一種富有個性的轉換,提出個人化的表達,。這是很敏感的訴求,,老年大學它做不到嘛,這是藝術家才能具有的素質,?!?/p>
“這個社會很喧囂,你可以選擇去迎合,;但寫意花鳥在這個時代,,選擇把自己關起來,也是一種平衡世界的方式,。很多人說梅蘭竹菊題材太單調了,但是莫蘭迪一輩子都在畫瓶瓶罐罐,,好像也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能不能找到獨特的角度,一種新的表達方法,。我很好奇等我活到七老八十,,我能畫成什么樣,這個就是我的動力,?!辈苓h平說。
出路:
70一代各有探索
寫意立足細微觀察
這個正在廣東美術館進行的畫展,,匯聚了當代中國寫意花鳥畫壇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70”后主流畫家群體,,他們或許可以從一個典型而富有活力的角度揭示出寫意花鳥在當下發(fā)展過程中的種種可能。
林藍用富有裝飾性的“金箋水墨設色”體現花鳥畫寫意的韻味,;李云雷在寫意中融入了傳統(tǒng)文人的清玩精神,;周午生的繪畫在精致和粗曠之間尋找到一條寫意之路;許敦平的大寫意恣肆淋漓,,既有“青藤白陽”的縱橫狂放,,又有李苦禪的畫風。從紙絹之上的筆墨丹青,,到廳堂展陳的文房清玩,;從北方的故園生韻,到嶺南的自然風物,;從傳統(tǒng)的花卉翎毛畫科,,到當下的自然物象范疇;從大寫意的筆墨淋漓到沒骨花卉的精審雅趣,,再到工寫結合的色彩之舞,。九位藝術家以他們對寫意不同的詮釋,,在筆墨形態(tài)上的“收”與“放”、情緒寄寓的“隱”與“顯”之間,,使我們得以重新審視作為風格和樣式的“寫意”,,與作為畫科和題材的“花鳥”,在今日所呈現的文化深意,。
陳永怡坦白地說,,她并不認為這場展覽中,每個畫家的每幅作品都是完美的,?!翱隙ㄓ泻芏嗫梢岳^續(xù)進步的地方。但我覺得,,無論是想從教學還是創(chuàng)作中發(fā)揚光大寫意畫,,最終還是得靠作品說話,作品是最有說服力的,?!昂芏鄸|西你不用去說,只要把畫立在那里,,就會有人去分析你,。”而從呈現寫意多種可能性的角度上說,,這是一個足夠精彩和豐富的展覽,。
陳永怡說,“寫意”要立足于對物象的精微觀察,,藝術家由此產生一種富有情緒的“視覺記憶”,,意在筆先,才能一氣呵成,,達到“絕似又絕不似”的“真畫”境界,。“我在故宮博物院看過一張明代陳淳的花鳥手卷,,就像一幅抽象畫,,整幅畫面仿佛是破碎的,但你又能真切地感受到景色的燦爛,,這是最高的‘寫真’,。而在‘絕似又絕不似’之間的這個點,就是我們的寫意,,是中國畫的筆墨所能承載的和其他所有的畫風都不一樣的東西,。”
“現在為什么寫意畫會衰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總是坐在空調房里,,不能感受自然四季寒暑的變化,,而且感受也沒有古人那么精微。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在教學當中,,恢復那種觀察的方法,,訓練視覺記憶的能力,以及更深入地去體悟‘意在筆先’的內在含義究竟是什么呢,?”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寫意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