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物理學家趙忠賢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中新網3月21日電 世界超導百余年研究史中,在兩次高溫超導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時刻,趙忠賢帶領的團隊都“跑”在前列,。五十年磨一劍,,趙忠賢用一輩子的熱愛與堅守,讓中國高溫超導科研地位躋身國際前列,。因在科學研究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3月21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趙忠賢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今日中國超導事業(yè),,源自半個世紀前的啟程
1959年,,18歲的趙忠賢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64年,,當23歲的趙忠賢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時,,我國還沒有高溫超導這個概念。
超導最先發(fā)現(xiàn)是在1911年,,由荷蘭物理學家卡麥林?昂納斯發(fā)現(xiàn),。超導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之一”。目前已有10個人在超導領域獲得了5次諾貝爾獎,。
超導現(xiàn)象指在一定的低溫狀態(tài)下,,某些材料中的電子可以無阻地流動,表現(xiàn)出零電阻現(xiàn)象,。超導體這個名詞看似陌生,,但在信息通訊、生物醫(yī)學,、航空航天等領域都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假如超導現(xiàn)象能在常溫下實現(xiàn),遠程超高壓輸電將沒有損耗,,能節(jié)省很大電量,。我們的身邊就廣泛存在超導應用:醫(yī)院里用的核磁共振成像儀核心部件是超導磁體,還有我國目前正實驗的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這些,,都與趙忠賢等人的進行超導研究密切相關。
但當時中國的超導研究還沒有開啟,。1973年,,32歲的趙忠賢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接觸到了世界超導研究最前沿。2年后回國時,,他開始從事探索高溫超導電性研究,。
十年探索一次突破,讓中國超導受世界矚目
“初生牛犢不怕虎,?!苯涍^縝密思考和實驗,1977年,,趙忠賢在《物理》雜志上發(fā)表文章,,挑戰(zhàn)由經典理論推導出的麥克米蘭極限,當時不少人認為,,“趙忠賢膽子實在是太大了”,。雖然想法超前而且價值巨大,但進展卻沒有這么順利,。隨后幾年,,他的研究屢次受阻。
“1986年4月,,瑞士科學家穆勒和柏諾茲發(fā)現(xiàn)Ba-La-Cu-O材料在35K(開爾文,,熱力學溫度單位)時開始出現(xiàn)超導現(xiàn)象。9月底,,我看到他們的論文后,,馬上找到陳立泉等同事開始銅氧化物超導體研究工作?!壁w忠賢回憶說,。
八十年代的科研條件異常艱苦,好多設備是趙忠賢團隊自己造的,。燒樣品的爐子就自己造的,,被他戲稱為“土炮”,買的設備也是二手貨,。但這絲毫不妨礙他們的激情和夢想,,趙忠賢和同事們不分晝夜地干,餓了,,就煮面條,;累了,輪流在椅子上打個盹,。1986年底,趙忠賢的團隊和國際上少數(shù)幾個小組幾乎同時在鑭鋇銅氧體系中突破了“麥克米蘭極限”,,獲得了40K以上的高溫超導體,。一時間,世界物理學界為之震動,“北京的趙”多次出現(xiàn)在國際著名科學刊物上,。
1987年2月,,艱苦的研究終于有了成果, 趙忠賢及合作者獨立發(fā)現(xiàn)液氮溫區(qū)高溫超導體,,并在國際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組成為Ba-Y-Cu-O,。這項研究使得超導電性低溫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由原本昂貴的液氦變?yōu)楸阋硕糜玫囊旱?。趙忠賢因此于同年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他也成為首次獲此獎項的中國科學家。
趙忠賢等人的成果,,凸顯出柏德諾茲和繆勒的氧化高溫超導材料論文的意義,,1987年這兩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柏德諾茲說:“趙教授及其同事們的研究成果是舉世矚目的,,感謝他們?yōu)槭澜缈萍嫉陌l(fā)展和超導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那一年,,趙忠賢45歲,,這是他從事超導研究的第十二年。
編輯:秦云
關鍵詞:趙忠賢 “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