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天津方言母語區(qū)在皖北 相關(guān)專家來蒙城尋根溯源
據(jù)亳州晚報報道,日前,,天津市檔案局“天津市方言赴安徽蒙城尋根溯源”調(diào)研座談會在蒙城召開,,天津師范大學譚汝為教授,、天津市檔案局,、天津市電視臺一行九人以及蒙城縣檔案局,、縣政協(xié)文史委,、亳州學院的語言文史專家十余人參加座談會,。
“我們這次來蒙城開展方言尋根之旅,,一是為了豐富和完善天津方言建檔工作,,二是深度了解蒙城的方言特點和風土民情,方言尋根,,更是尋親,,可以說來到蒙城就算來到家了?!碧旖蚴袡n案局編輯研究處副處長周成利的開場白簡短而親切,,一下子拉近了主客之間的關(guān)系,話匣子也隨之被打開,。
“我這是第二次來蒙城,,第一次是2011年,這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這里的確是一方歷史文化厚重的土地,。”譚汝為先生的發(fā)言滿含深情,,“通過數(shù)次的調(diào)查研究,,我們已經(jīng)得出結(jié)論,天津方言的母語區(qū)就在皖北,,以固鎮(zhèn),、宿州和蒙城這個三角區(qū)域為中心,其四界范圍大致是江蘇徐州市以南,、淮南市以北,、渦陽縣以東、五河泗縣靈璧三縣以西,。我們想通過對方言研究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來為天津文化的淵源正名,。”
據(jù)明史記載,,明永樂年間“天津三衛(wèi)”戍卒及家屬數(shù)萬人進駐天津,,數(shù)量大大超過原住民。這些官兵大都來自鳳陽府,,當時鳳陽府地域?qū)拸V,,主要包括今天宿州、固鎮(zhèn),、蒙城,、靈璧等皖北地區(qū),且鳳陽話為當時官話,。這批數(shù)量龐大,、社會地位高的軍事移民在天津形成一個“方言島”,逐漸同化周圍方言,,成為主流方言,。到了清代,隨著李鴻章的淮軍入津,,晚清蒙城馬玉昆帶兵駐津,,天津志記載的如馬玉昆、馬金敘,、馬毓寶等蒙城籍將軍就有20多人,,這進一步鞏固了天津方言島的地位。
張國光,、蔡洪光等蒙城地方文史專家針對“燕王掃北”的故事,、馬玉昆與蒙城籍將軍、“會說蒙城話,、就把洋刀挎”的民謠等做了詳細的解說,;胡利華、王改凌等介紹了蒙城方言的特點,、蒙城民間風俗習慣等,。座談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發(fā)言人都使用蒙城方言,讓天津的方言尋根小組大飽了耳福,,也留下了難得的信息資料,。
“作為天津電視臺國際頻道,我們有義務(wù),、有責任宣傳好天津,,宣傳與天津有著血緣、親緣關(guān)系的蒙城?!眳⒂^了蒙城萬佛塔,、文廟、莊子祠,、博物館等文物古跡后,,天津電視臺國際頻道編導王煜明非常興奮,“我們這次是先期踩點,,五月份將再來蒙城坐鎮(zhèn)采訪拍攝,我們將策劃一個‘皖北尋根之旅’的線路,,讓更多的天津人尋親蒙城,,體驗蒙城,讓海內(nèi)外更多地了解蒙城,,記住蒙城,。”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天津方言 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