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光明網(wǎng)評:兒童性教育的尺度誰說了算
光明網(wǎng)評論員:最近,,杭州蕭山有家長反映《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中部分言辭,、圖畫過于直白,引發(fā)全國網(wǎng)友熱議,。編寫此書的北京師范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3月4日晚在其官方微信“愛與生命”作出回應稱,,“事實上,,孩子在我們的性健康教育課上(應該)能自然、大方地說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而且年齡越小越自然,。”
兒童性教育,,再次遭遇尺度之爭,。
這是一個必須正視的悖論:一方面,校園性侵等事件頻有發(fā)生,青少年性安全不容樂觀的背后,,是性教育在中國很長時間是靠“打碼小視頻”在啟蒙著,。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上,以“猥褻兒童罪”為關鍵詞,,檢索到判決書上千份,。其中,近3年間,,教師被判猥褻兒童罪的案件共有31起,,31名教師猥褻了至少128名兒童,平均每個作案教師猥褻過至少4名學生,。凡此種種,,令人深思。另一方面,,中國又是個傳統(tǒng)國家,,在性教育上向來羞答答,,且前怕狼來后怕虎,。談性色變的背后,一如專家所言,,不少人把嚴肅的性教育等同于曖昧的“交配教育”,。上個月,一組《一分鐘兒童性教育短片》爆紅網(wǎng)絡,。熱度不減的背后,,是基層生理衛(wèi)生課多開不下去的悖謬現(xiàn)實。
沒有靠譜的性教育,,孩子就是“垃圾堆里撿來的”“充話費時贈送的”,。這是一個難題:大大方方教吧,說你太黃太暴力,;遮遮掩掩教吧,,還是繞不開孩子連珠炮的問題;放棄治療不教吧,,又說你耽誤孩子成長發(fā)育……由是觀之,,中國兒童性教育的第一個難題,恐怕不是編一本讓14億人皆滿意的教材,,亦不是在基礎教育中怎么開課怎么考核的制度,,而是讓一幫沒有經(jīng)受過正規(guī)性教育的家長們、以及蕩漾著保守遺風的輿論,,摘下成年人的有色眼鏡,,悅納科學性教育的大方和直白。
性教育是嚴肅的科學,不是修辭的文學,。
2011年,,國務院印發(fā)的《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11--2020)》明確提出“將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讓孩子明白“內(nèi)衣覆蓋的地方,,不容侵犯”,。但調(diào)查顯示,當前兒童對于“觸摸隱私部位是侵犯者的錯”“將此事告知成人”等意識仍舊匱乏,。誠如專家所言,,一直以來兒童性教育都遵循一個原則,就是指導孩子不給生殖器官“起小名”,,而是直接說學名,。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2010年出版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在小學階段就要完成所有關于生殖健康的教育,,即使避孕知識也要在小學階段講完,。于此而言,《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中部分言辭,、圖畫過于直白,,何錯之有、何須原罪,?
據(jù)編寫此書的課題組稱,,此次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fā)的討論,是課題組自2007年成立以來,,經(jīng)歷的范圍最大,、最熱烈的一次討論。遺憾的是,,盡管專家堅持認為合規(guī),、教育部門鑒定“沒有問題”,出版社亦表態(tài)“審查嚴格”——但,,在輿情喧囂之下,,最后的博弈結果仍是“校方?jīng)Q定收回該書”。這讓人想起數(shù)年前,,由中國幾位性教育學專家編寫的教材《成長的腳步》,,也是由于“內(nèi)容過于真實”,遭到許多家長的質(zhì)疑,。問題是,,教育這件事,尺度和內(nèi)容到底誰說了算呢,?家長質(zhì)疑是正常的,,按理說,,相關部門只要合情合理地“釋疑”就足以,何必一質(zhì)疑就退步,、就一聲不響不再作為,?應對輿情民意,并不代表不講原則地聽之順之,,教育這件真理性的差事,,恐怕就更不能有了質(zhì)疑就裹步不前。
兒童性教育的尺度,,不是心思復雜的圍觀者說了算,。推進中國兒童性教育的步伐,既要立足國情適度穩(wěn)妥,,更要放眼寰宇與時進步,。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兒童 性教育 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