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中國“熱貢藝術”發(fā)祥地:家家有畫師,,戶戶畫唐卡
記者28日從青海熱貢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管委會了解到,,當地推出非遺人才進校園,,設置傳習中心,編撰專業(yè)教材,,成立唐卡鑒定中心,搭建唐卡追溯體系等“組合拳”,,使傳統(tǒng)技藝不流失,,藝術品市場規(guī)范有序。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的隆務河畔,,被稱為“熱貢”,,即“金色谷地”,是安多藏區(qū)文化藝術中心,。當地黃南藏戲和以唐卡領銜的熱貢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遺名錄。當地年都乎,、吾屯,、郭瑪日等傳統(tǒng)村落,,“家家有畫師,戶戶畫唐卡”,。
“我們現在已經成立鑒定中心,,利用機械并聘請?zhí)瓶ù髱煂嶝曁瓶ǖ牡燃墶⒌拙€圖,、礦物質顏料進行鑒定,。”該實驗區(qū)管委會副主任趙顯祥介紹,,實驗區(qū)還著手進一步建立唐卡質量追溯體系,,采集唐卡繪畫者、原材料和繪畫題材等內容,,讓大眾明白收藏,。
民間的“師帶徒”是熱貢藝術傳承的主要形式,現在,,實驗區(qū)每年組織上千名從業(yè)者進校園,,舉辦澤庫和日石刻和金銀銅雕技藝等各種培訓班,讓年輕從業(yè)者不僅會操作,,還能懂理論,。
趙顯祥介紹,現在該實驗區(qū)設有28個非遺傳習中心,,官方資金扶持,,開辟專門場地,由非遺傳承人或工藝美術大師帶頭傳習唐卡,、堆繡,、木雕、藏戲,、於菟,、石刻印刷等文化事項。
據悉,,該實驗區(qū)現已組織專家到西藏,、四川等地的藏傳佛教寺院收集整理壁畫圖案、唐卡底稿,,準備編寫《熱貢唐卡線描底稿大全》,,還將組織學者及本土傳承人,編輯熱貢唐卡教材,。
此外,,實驗區(qū)還制定了《熱貢唐卡青海省地方標準》以及6種唐卡礦物質顏料標準,今年將繼續(xù)修訂內容,,并編制《熱貢唐卡標準化體系建設規(guī)劃》,,為熱貢唐卡傳承提供標準依據,。
出生在熱貢的“85后”唐卡畫師扎西尖措現在已經小有名氣,不僅申請了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還在中國三十多個城市舉辦過展覽,。他告訴記者,希望成為“專家”,,“不僅能畫唐卡,,還能讀懂并能把其中的內涵講給別人聽?!?/p>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熱貢藝術 畫師 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