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情結
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在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察看自己當年住過的知青窯洞。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知青剛去時,還有些糧食供應,,后來要靠自己勞動,跟老百姓一樣,,就挺緊張的了。當?shù)乩习傩战?jīng)常說:“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正月里吃年飯,“寧窮一年不窮一日”嘛,,但到三四月就沒飯吃了,。春耕時,家家戶戶都把唯一的糧食留給種地的壯勞力,,婆姨帶著孩子出去討飯。當?shù)厝苏l見了,,只要有一口干糧,,都掰一半給人家。當時,,要飯現(xiàn)象是普遍的,,有的大隊還給出去要飯開證明。剛開始,,知青腦子里都是概念化的東西,,覺得要飯的都是不好的,不給他們吃的東西,,有的還放狗去轟他們,。當?shù)剞r(nóng)民就說,哎呀,,這些北京娃“殘”著咧,!“殘”的意思就是對人兇狠。后來,,我們自己落到快去要飯的地步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主動幫著出去要飯的人開路條、開介紹信,。那會兒,,這些現(xiàn)象讓我們心里大為觸動,感覺農(nóng)民怎么這么苦啊,。
【“高產(chǎn)窮縣”的苦日子歷歷在目】
1983年,,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前排居中),臨時在大街上擺桌子聽取老百姓意見,。新華社發(fā)
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工作,那時候生活條件很差,。我?guī)е咨仙较锣l(xiāng)的東西和當兵時穿的衣服,,到那兒連個宿舍都沒有,就住在辦公室里,,兩個板凳搭一個床板,,鋪蓋也是自己帶的。當年,,正定比較貧窮落后,。比如,農(nóng)村“連茅圈”大量存在,?!斑B茅圈”就是廁所和豬圈連在一起,很不衛(wèi)生,。我剛去時,,石家莊地區(qū)正在集中整治“連茅圈”,所以印象很深,。當時,,正定是北方地區(qū)糧食畝產(chǎn)第一個“上綱要”“過黃河”“跨長江”的縣(1960年通過的《全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綱要》提出,從1956年到1967年,,糧食每畝平均年產(chǎn)量,,在黃河以北地區(qū)增至400斤,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區(qū)增至500斤,,淮河、秦嶺以南地區(qū)增至800斤,。當時,,黃河以北地區(qū)糧食畝產(chǎn)達到或超過上述3個目標,人們形象地稱之為“上綱要,,過黃河,,跨長江”),,但在極左路線影響下,卻成了一個“高產(chǎn)窮縣”,,搞“高征購”,,老百姓吃不飽,還要到處找糧吃,。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習近平 扶貧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