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潘魯生:老家的味道
編者按:
在中國的年節(jié)文化中,飲食等習俗是最能牽起人們興趣的部分,。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與春節(jié)相關的飲食各地不同,,豐富多彩,。當味道在舌尖散開,,心中充滿情感與記憶,。新春將至,,邀請全國政協(xié)委員潘魯生撰文講述他心中的家鄉(xiāng)味道,。
我的家鄉(xiāng)山東曹縣,,位于魯西南的黃河故道旁,歷史非常悠久,,夏朝的時候就建有莘國和貫國,,商朝更是第一都城?;侍旌笸?,文脈湯湯,孕育了醇厚的民風民俗,、民間文化,,飲食也是其一。話說老子《道德經(jīng)》中“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名言就源自商朝宰相伊尹,,萬事皆有相通處,他曾為成湯做廚師,,于飲食烹飪中悟出了治國之策,,流傳至今,。由于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是交通樞紐,,當?shù)厣搪眯锌屯鶃斫涣黝l繁,,民間文化也非常繁茂。就我們老縣城來說,,名氣很大,、文聲甚遠,當年習武的人多,,習書作畫的人多,,地方戲的品類也很多,出過豫劇名家馬金鳳,、崔蘭田等大家,。如今想起兒時在縣城大圩首生活的場景,有一種熱鬧而又質樸的文化氛圍,,讓人樂在其中,、回味悠長。人們對生活充滿了熱情,,雖家境貧寒,,但樂享生活的滋味。在曹縣歷代沿傳的民間風味小吃里,,米家燒牛肉,、仲堤圈紅、燒驢肉,、傳統(tǒng)蒸碗,、魏灣紅燒兔肉、吊爐燒餅,、城里糟魚,、青崗集燒鵪鶉、雜燴菜,、李家燒雞,、火神臺五香豆腐干、孫老家綠豆糝丸子,、五香花生米,、韓集蔴酥糖等,都是當?shù)厝巳鐢?shù)家珍的美食,。
當年家境一般,,對老家的名吃雖有所耳聞,大多也沒有品嘗過,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只有到過年才能跟著大人吃頓席,。在我們家,爺爺做得一手好菜,,記得有一次他讓我約了鄰居小伙伴,,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好吃的,有八碟八盤八碗,,菜品講究,,讓大家真是解了饞。其實老人的用意是這些孩子們長大成人了,,讓我們聚一聚聽聽他的教誨,,鄰里之間要親如一家,,互幫互助,,相互有個照應。一席飯下來,,讓我們回味的是做人的道理,。
我家祖輩曾經(jīng)營制作醬菜,“潘家醬菜園”在當?shù)匦∮忻麣?,公私合營后我爺爺哥仨都是公家醬菜廠的師傅,。我小時候常穿行在醬菜缸中玩耍,在燒醋蒸流的味道中度過假期,??粗鵂敔攽{經(jīng)驗料理醬菜作坊,用心細致,,投入其中,,自己也較早體驗到了一種沉淀發(fā)酵著的味道,它是艱苦時一碗清粥,、一碟醬菜的自足,,豐足時對日后生活的儲備與節(jié)蓄。日后讀到《論語·雍也》中孔子曾贊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稱之為“賢”,深有感觸,,覺得醬菜里的滋味與這種“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的人生智慧一脈相通。一口腌制醬菜的陶土大缸,豐收時腌漬儲備,,荒寒時取用品味,,最能體現(xiàn)普通老百姓的勤儉自持、不改其樂,,是生活的經(jīng)驗,,也是生活的智慧、樂趣和境界,。前幾年,,我為此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組以潘家醬菜為題的裝置藝術,懷念往昔歲月,,追憶鄉(xiāng)土親人,,也記錄一種樸素的生活方式,在傳統(tǒng)文化的味與道,、器與用里,,有著耐人尋味的意義。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省城讀書,,離開家鄉(xiāng)已30多年了,,但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生活氣息都在我的心里,,又親切,、又熟悉。記得1984年大冬天到陜西臨潼收集民間刺繡,,天寒地凍,,又冷又餓,在兵馬俑展館前的集市上看見一個醒目的棉布榥子,,上面寫著“曹縣胡辣湯”,,當時又驚又喜,就像回到老家見到親人似的激動,,就著燒餅一口氣喝了一大碗,,那種味道與滿足、那種踏實和暖和至今記憶猶新,。人的味蕾是有記憶的,,這記憶不單是味道,還串聯(lián)了彼時的人與物,、境和情,,古詩有云“記得兒時好,跟隨阿娘去吃茶,。門前磨螺殼,,巷口弄泥沙”,。歲月滄桑,難返來時路,,只有家鄉(xiāng)的味道有跡可循,,就像那冬日異鄉(xiāng)的一碗熱湯,如同一個神奇的按鍵,、一把記憶的鑰匙,,底氣和熱情隨之開啟,蓄滿能量,。
回想這幾十年執(zhí)著于民藝采風,,行走在田野鄉(xiāng)間,和老家的味道帶來的親切感一樣,,是一種親情的牽掛,、故土鄉(xiāng)愁的延續(xù)。至今記得兒時母親教我的童謠,、她手納鞋底的松緊口布鞋,,還有春節(jié)時叔叔和我做的燈籠,其中刻錄著歲月的溫度,,印在我心靈的深處,,隨時可被喚起,,讓人覺得充實,。在匆匆忙忙的日子里,我們需要那些美好的細節(jié)和滋味帶來慰藉,,不荒蕪,、不寂寥。當下,,物質越來越豐富,,人們衣食無憂,回憶老家的味道,,與其說是守護一種歷史的記憶,、傳統(tǒng)的存在,不如說是守護人心人性中最本質,、具有溫暖的東西,,它讓我們掙脫商品與物欲的洪流,重新打量事物,、體味人情,、感受生活的意義。它們無法以商品的價格來衡量,,卻與人生的經(jīng)歷和世事相交融,,凝結著個人成長,、家庭生活、同窗友誼,、摯友親朋,、鄰里鄉(xiāng)情的點點滴滴,無聲無息,,散發(fā)著歲月的記憶,,讓我們靜守本心,珍惜情誼,,珍重生活,。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長了,老家的味道,、老家的記憶綿長而又親切,。年節(jié)里一碗剛出鍋的扁食、隆冬里一碗熱騰騰的胡辣湯,,還有家鄉(xiāng)大平調鏗鏘悠揚的曲拍,、堂屋條幾上灶爺山的威嚴,都相和相依,,輝映成趣,。這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是尋常生活的禮贊,,是流動不息的歲月里一塊穩(wěn)固的基石,,有美好的向往,有樸素的追求,,吉祥喜樂,,靜享生活的滋味。
老家的味道里,,有濃濃的情意,,有家鄉(xiāng)至親的回憶,是人生歲月輪轉中不變的牽掛,。
丙申臘八于泉城
(作者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潘魯生 老家的味道 年節(jié)文化 飲食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