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夫妻倆5年繪制刺繡22米長《清明上河圖》
在上林縣城做餐飲生意的巧娘左文秀利用閑暇時間,歷經(jīng)5年完成了一幅長達22米的《清明上河圖》刺繡,。近日,,左文秀將其作品帶到上林縣人民會堂廣場展出,圍觀者無不贊賞和佩服,。
22米《清明上河圖》刺繡展出 本報通訊員 李道永 攝
2002年,,左文秀跟隨丈夫王曉波從四川綿陽到上林縣開了一家餐館。每天忙完餐館的事后,,左文秀總想做一件既有意義又能鍛煉自己意志的事情,,最后,她決定發(fā)揮自己的刺繡特長,,要繡一幅有收藏價值的《清明上河圖》,,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全力支持。
說干就干,。2011年,,左文秀和丈夫?qū)3痰侥蠈幉少彶牧喜㈤_始刺繡。左文秀堅持每晚做到深夜12時就休息,,丈夫為了不影響她第二天刺繡,,事先在畫布上描畫勾勒出房子、樹木,、人物等的輪廓線條,,常常做到凌晨三四時。在刺第三卷的時候,,左文秀由于一時疏忽拿錯了線頭,,當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刺繡完了,她當時不住地自責,,丈夫則不斷安慰她并花兩周時間拆下線條,。左文秀說,,這個活兒一針一線都不能馬虎,否則就會影響第二針,。經(jīng)過夫妻倆共同配合,,這幅長達22米、用了14卷線,、花了5年時間精心繪繡的《清明上河圖》刺繡終于完成?,F(xiàn)在刺繡已融入左文秀的生活,她感覺每天都離不開,。
這幅22米長的刺繡上,,樹木、孔橋,、帆船,、樓閣、人物栩栩如生,,針線細密,,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觀賞性,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喜歡刺繡作品的黃云增老人說,,這幅刺繡正面背面都看不出一個線頭,說明做工精細,,技藝嫻熟,。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夫妻倆5年繪制 刺繡22米長 《清明上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