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蝸居地下室,談房心塞,,無處安家的都市漂族
“月光”、“負翁”,,比不上寂寞
上述《北京青年就業(yè)人員的住房狀況報告》顯示,,1/4的青年就業(yè)者是“月光族”或“負翁”;在能存下錢的人中,,只有38.9%的富余者和28.2%的小有結(jié)余者居住在自有房屋中,,而其余的大多數(shù)人,還在努力存錢湊首付購房款,。
“再熬一年應(yīng)該會好一些,。”目前在上海做設(shè)計師的劉能告訴中新網(wǎng)記者,,對他所從事的行業(yè)來說,,工作兩三年只能算是新手,五年才算出師,,或許到時候能存下錢,。
24歲的劉能是典型的“月光族”,兩年前大學畢業(yè)后,,他住在北京五環(huán)外的沙河,,他說,“要不是每周末進一趟城,,去西單,、王府井、南鑼鼓巷逛逛,,我都以為自己住在某個村里,。”
然而一到周末,,劉能就倍感“寂寞”——不知道出門去哪兒,,想看電影、聚餐都不知道找誰,?!拔也簧瞄L社交,五環(huán)外不像市中心,,路上都碰不到幾個人,,回到家推開門都是黑乎乎的,沒有人說話?!?/p>
“逃離”北京后,,劉能回湖北老家待了幾個月,但他很快就“受不了家里的束縛”,,他說,,“感覺一眼就望到了人生的盡頭?!?/p>
劉能說,,“離開北京之后,那里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好的,,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義無反顧的北漂,,這就是北京的魅力吧?!?/p>
雖然劉能感覺,,目前在上海的生活比在北京更寂寞,但他打趣道,,“好歹現(xiàn)在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東方明珠?!?/p>
租房十年終買房,,又添新愁
1984年出生的于薇,在北京奮斗了十年后,,終于在今年年底,,成為了上述《報告》中“居住在自有房屋中”的青年。
從2007年到2016年,,她經(jīng)歷了八人間的宿舍,、合租、當二房東,、搖號,,最終買到了房,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
“現(xiàn)在下班后就想趕緊回家,,屋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總想著怎么去裝扮它,,有歸屬感,,有家的感覺?!庇谵备嬖V中新網(wǎng)記者,,她每月要供的房貸大概占收入的1/4,但她欣慰地表示,“背房貸過日子很正常,,好歹房子是你自己的,。”
盡管不用再為租房四處奔波,,但于薇坦言,,孩子的到來,,讓小兩口的生活成本驟然升高,。“主要是以后孩子戶口,、上學問題,,另外就是我們工作穩(wěn)不穩(wěn)定的問題?!彼f,。
“剛來北京工作的前兩年,家人一直勸我回家,,尤其是堂妹考上公務(wù)員后,,我爸有天給我打電話說,我們?nèi)议_會決定,,讓我辭職回家考公務(wù)員,。”于薇表示,,父親在老家給她準備了房,,她在北京辛苦奮斗的一切,回家很容易就能實現(xiàn)了,。
然而,,每次飛機降落到北京首都機場,于薇想到的總是,,“終于回來了,。”她坦言,,雖然目前還沒能在北京落戶,,但在這里很自由。
“在北京,,我能夠獨立自主,,不用背負人際關(guān)系的壓力,雖然以后孩子上學可能會有不便,,但像我這樣的北漂青年很多,,總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于薇十年的堅持,,讓她充滿了自信,。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北京 地下室 張瑾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