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男同防艾直播背后 從“等死”到“自救”
無從遁形的歧視
和虎子一樣,,今年28歲的小吉(化名)是一名從事了3年防艾志愿服務的男同,,不同的是,,小吉也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013年在大連遭受的一次拒診,,讓小吉印象深刻。彼時,連日的腹瀉讓他的體重從130斤減到了70斤,多家醫(yī)院按普通腸胃炎治療,,用藥時癥狀消失,,一停藥癥狀再次出現(xiàn),。
終于,一家醫(yī)院查出了病因,,在進行手術前查出了“血液問題”,,醫(yī)生告訴他馬上辦理出院手續(xù),因為他的血液中“可能”含有HIV病毒,,而醫(yī)院“沒有消毒設備,,不具備手術條件”。
作為一名感染者,,就醫(yī),、就業(yè)時難免受到歧視,這是艾滋病感染者日常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男友小奇幫他上網找到了一名河北的防艾志愿者,,在對方的幫助下,他們前往北京佑安醫(yī)院完成了手術,,一周后出院,。
佑安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防艾專家張可說,,一些感染者對于社會大眾的歧視可能還能理解,,但他們無法理解,醫(yī)生為何會拒絕救治,。盡管《艾滋病防治條例》中對拒診明令禁止,,衛(wèi)生部門對此也三令五申,但仍有醫(yī)院照行不誤,。
2015年初的一件事,,也讓小吉覺得一些醫(yī)務工作者的態(tài)度應有所改觀。當時,,他陪同一名19歲的孩子去醫(yī)院看梅毒,,一名女大夫得知這個孩子是同性戀時,女大夫一拍辦公桌就指著小孩的鼻子說,你要個頭有個頭,、要長相有長相,,怎么能干這么不道德的事情。
小吉也火了,,“你先把你的醫(yī)德拿出來再講道德,。”他和對方吵了起來,,他沒想到,,醫(yī)生會把同性戀和道德綁架在一起。
此前,,小吉曾在大連面試過多家公司,,他不愿意隱瞞感染者的身份,6家中有4家公司直接拒絕了他,,另外兩家則是在“請示領導”后,,向他關上了大門。
在他接觸過的諸多感染者中,,為了獲得一份工作,,絕大多數人只能隱藏自己被感染的事實,有人需要辦理健康證時,,無奈只能買來假證,。
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退休教授、國內首位在男同人群中進行大規(guī)模艾滋病干預的專家張北川對此深有感觸,,曾有感染者告訴他,,得知被感染后除了恐懼和悔恨外,另一個想法就是想把這種病傳播給他人,,因為感染的人多了,,就沒有那么多歧視了。
張北川說,,這只是一些感染者的想法,,當時的那個人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成為了一名防艾志愿者,,但這背后的心理問題卻需要社會正視,。他認為,從疾病危害的角度,,“他們也是受害者,。”
編輯:梁霄
關鍵詞:艾滋病 感染 防艾 檢測 社交 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