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農民工擺脫城市隱形角色 專家:變觀念比立政策重要
抉擇
留城還是回鄉(xiāng)?鄧燕家走到一個難以抉擇的十字路口
順德區(qū)容桂,,40歲的四川南充嘉陵區(qū)雙店鄉(xiāng)人鄧燕,,已經兩年沒有工作。
她有一個妹妹,,家里是純女戶,,缺少勞動力,,生活不富裕,外出務工賺錢是唯一的選擇,。
2003年,,27歲的鄧燕決定南下打工。她來到廣東,,一直在佛山的五金廠工作,。2014年5月,她的左前臂被工廠內的一臺油壓機軋斷,。
眼前的鄧燕,,顯得異常憔悴,長期呆在家中,,身體開始微微發(fā)福。為了清洗方便,,她剪了短發(fā),;因為要長期為自己的工傷奔走爭辯,她的語速顯得快于常人,。
一到佛山,,鄧燕就選擇進入五金廠工作。佛山的五金廠大多有沖壓設備,,高風險,,但收入也相對較高。鄧燕心細且自負,,自認一輩子都不可能出事,。
“我工作兩年,就把兩個女兒接到順德,?!钡綇V東時,鄧燕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家鄉(xiāng)太窮,,鄧燕想方設法給女兒好的環(huán)境,雖然工資收入低,,但她還是鼓起勇氣,,毅然把孩子接到廣東。
“鳥往高處飛,,水往低處流,。我們都想生活在環(huán)境好的地方?!痹陧樀聟^(qū)容桂鎮(zhèn),,第一年,,鄧燕每個月有850元的收入,這對一個27歲的打工妹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她用120元和丈夫在城中村租住,,還能存下錢補貼夫家。到2014年工傷前,,鄧燕每個月收入已經達到4000元,。
為了扎根順德,夫妻倆積攢了一點錢,,加上東拼西湊借款10萬元,,2012年買了一輛貨車幫企業(yè)拉貨,每月開始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鄧燕覺得,,自己找到了想要的生活,也千方百計想留下來,。
在廣東的13年,,鄧燕之前并沒有太留意自己的外來工身份。但在2014年,,小女兒唐丹在順德讀初中,,家庭高興之余也多了一個煩惱,按照當地要求,,非義務教育的高中階段,,需要家長提供房產及社保證明。
夫妻兩人都是外來工,,也非常向往在順德有屬于自己的家,。“曾經幾次動了買房子的念頭,,但還是沒有最后下決心,。”鄧燕現在都還有點后悔,,因為當時順德的房價并不高,。
沒有房產,只有社保這一條路,。2014年,,鄧燕狠心辭掉高收入的五金廠工作,來到一家有社保的企業(yè),。然而,,厄運降臨。沒多久,她永遠失去了左前臂,。
突然成為殘疾人,,給鄧燕的“廣東夢”蒙上了陰影。留城還是回鄉(xiāng),?這個家庭走到一個難以抉擇的十字路口,。
大女兒唐紅剛18歲,是回鄉(xiāng)的最大反對者,。她中專畢業(yè),,現在順德一企業(yè)實習。
五歲就來到廣東,,唐紅已經完全融入當地,。家鄉(xiāng)四川在她心里已是異鄉(xiāng),那里雖有親人,,但卻沒有朋友,,五歲的記憶也早已模糊。
小女兒唐丹已就讀初中三年級,,她對家鄉(xiāng)幾乎沒有印象,,順德容桂就是她的家鄉(xiāng)。
每年春節(jié),,鄧燕都把兩個女兒帶回老家,摩肩擦踵,,坐一整天的火車到達成都,,然后乘長途汽車輾轉奔襲南充,再坐摩托過盤旋山路,。另外,,還有無法通行的道路需要步行,兩個女兒早已苦不堪言,。
春節(jié)長假在老家,,無論飲食和生活習慣,鄧燕和丈夫都已經無法適應,,女兒們更是歸心似箭,。
2014年7月24日,鄧燕工傷認定,。9月22日,,經鑒定為3級傷殘,賠償79萬,,支付律師費6萬,,剩下73萬。
2016年11月1日,,清晨,,順德容桂,,鄧燕在潔凈寬敞的小區(qū)內鍛煉,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人來人往的道路,,一片祥和。
夫妻倆用每年7000元,,租下容桂二室一廳的房子,,“我也想通了,人生一輩子都是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编囇嗾f。
得到一筆“巨款”,,生活中也多了很多糾結,,親戚伸手借錢的多了,給還是不給,?如今在順德還沒有落戶,,到底該不該買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做佛山人,,做順德人,?
所謂“回不去”農村,其實是“不想回去”,,鄧燕和女兒都不愿意也不甘心重蹈父輩的農耕勞作,。這是一種身份認同危機。但無論如何,,家鄉(xiāng),,她們決定“不回去”了。
編輯:梁霄
關鍵詞:農民工 城市 戶籍 隱形人 廣東 社保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