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戶縣七旬農(nóng)民鉛筆手繪“農(nóng)耕史”
本報訊 (記者 黃亞平) 白天干農(nóng)活,晚上作畫,,戶縣玉蟬鎮(zhèn)陂頭村農(nóng)民侯運富憑借記憶,,把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農(nóng)村生產(chǎn),、生活場景勾勒出來,,百余幅鉛筆畫就像濃縮的“農(nóng)耕史”,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泥土的味道。
小院里,翠綠的竹林成了侯運富的天然畫廊,,懸掛在竹林中的鉛筆畫,生動形象地記錄著過去農(nóng)村生活,、勞動場景。1953年的地轱轆車運糧,、1956年的牛拽碾子碾米,、1958年的抗旱工具水車、1959年的鴨娃車運柴,、1959年的蘆席篷車娶新娘,、1962年社員在分苞谷、1968年社員用鍘草機鍘谷草,、1974年三夏大忙社員在場里打麥,、1975年的手扶拖拉機……120多幅鉛筆畫黑白分明、構圖簡約,,一筆一畫都有那個年代的烙印,。
說起畫鉛筆畫,今年71歲的侯運富說,,小時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只上過小學二年級的他買不起筆和本子,就用樹枝或者粉筆頭在地上畫畫,。雖然沒有成為畫家,,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這一愛好,一邊干農(nóng)活,,一邊畫自己熟悉的生活,,“寧可不吃飯,也要把畫畫完,?!焙钸\富說。
近些年,,為了留住昔日的鄉(xiāng)村記憶,,侯運富決心用畫筆再現(xiàn)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生活情景、勞動場面,?!爱斈昴切┥疃际亲约河H身經(jīng)歷的,就像是刻在我的腦子里一樣,,再熟悉不過了,,根本無需參考資料,提筆就能畫出來?!焙钸\富說,,他的畫有7個內容,從紡線織布到交通運輸,,從田間耕作到糧油加工等應有盡有,。
每逢周末,侯運富總會騎上四五里的三輪車來到縣城,,將他的鉛筆畫復印件懸掛在廣場上展示,、銷售,許多老人看了畫感到很親切,,感慨萬分,。
有的人說,侯運富的鉛筆畫就是活脫脫的一個農(nóng)耕文化的縮影,。年輕人不認識畫上的農(nóng)具,,侯運富充當義務解說員,為年輕人講解,,讓年輕人了解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了解過去人們生活、勞動的艱辛,。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七旬農(nóng)民 鉛筆手繪農(nóng)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