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聚焦個稅改革三大焦點
近期,,有觀點稱“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引發(fā)社會對個稅改革的關注,。到底年收入多少屬于高收入群體,?個稅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將面臨哪些難點,?
多位熟知個稅改革的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專家24日對“新華視點”記者回應表示,,年收入12萬元并非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不存在以年收入12萬元為分界加稅的情況,。
——焦點一:年收入多少屬于高收入者,?
近期,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激發(fā)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xiāng)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明確,,對技能人才,、新型職業(yè)農民、科技人員等七類群體,,推出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其中提出,要進一步發(fā)揮稅收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jié)力度,。
這項政策提及的“高收入者”,按什么標準來確定,?有輿論認為,,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屬于高收入群體,將是個稅改革中重點調節(jié)的人群,,這意味著年收入超過12萬元以上群體個稅將增加,。
記者采訪了解到,“年收入超過12萬元以上屬于高收入者”的說法,,源于從2006年開始實施的個稅申報制度,。根據個人所得稅申報相關規(guī)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應自行辦理納稅申報,。
業(yè)內專家介紹,,在個稅申報政策制定時,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確實是收入比較高的群體,,如申報實施第一年,全國僅有168萬人申報,。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介紹,,當時選擇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群體進行納稅申報,是為后續(xù)個稅改革進行試點探索積累經驗,。年收入12萬元,,并不涉及高低收入人群劃分界限。
那么,,年收入多少才屬于高收入者,?長期跟蹤個稅改革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孫鋼說,,在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劃分上,國際上及我國均沒有法律確定的標準,,稅法上也從沒有確定過高收入的標準,?!拔覈煌巳汉筒煌貐^(qū)收入存在差距,,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只是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p>
以個稅最高稅率適用群體為例,我國適用于個稅45%以上稅率的,,為年所得96萬元以上群體,,是我國去年城鎮(zhèn)職工平均收入的15.5倍;美國適用最高39.6%稅率的,,是年所得40萬美元以上群體,,約為美國人均收入的9.3倍。
——焦點二:個稅改革將怎么改,?
“當前公眾對高收入者標準的關注,,背后原因在于個稅改革進展慢?!睂O鋼說,,個稅改革后,也依舊會按照稅率表征稅,,因此今后各收入群體中,,稅收如何調節(jié)收入分配,還得以個稅改革后推出的稅制為準,。
業(yè)內專家介紹,,個稅改革總的原則是“增低、擴中,、調高”,,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收入者比重,,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力度。在降低中低收入稅負中,,最主要的方式并非提高個稅起征點,,而是增加扣除項。
“3500元的個稅起征點,,實際上就是工薪所得基本扣除額,?!崩钊f甫表示,下一步個人所得稅改革中,,將通過建立基本扣除+專項扣除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如在現(xiàn)行3500元和三險一金基礎上,,今年起已在31個城市試點商業(yè)健康保險扣除政策,下一步還將開展稅收遞延型商業(yè)養(yǎng)老保險試點,,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適當增加專項附加扣除。
李萬甫等專家介紹,,個稅改革下一步重點或將是增加家庭扣除項,。當前經常出現(xiàn)一個人賺錢,承擔全家子女教育,、房屋貸款,、老人贍養(yǎng)等家庭支出。因此,,今后將考慮將一部分教育,、房貸、養(yǎng)老等支出,,納入扣除項,,使稅制政策更加合理。
今年全國兩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對個稅改革介紹,,個稅綜合計稅研究內容,將包括滿足基本生活的首套住宅按揭貸款利息扣除,,撫養(yǎng)孩子費用扣除,,個人職業(yè)發(fā)展、再教育費用扣除等,。
記者采訪了解到,,由財政部等部門起草的個稅改革方案,在今年兩會前就已提交國務院,。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說,,個稅修改要經過法律程序:首先國務院要拿出修改草案,然后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由于個稅是直接稅,,而且關系到千家萬戶,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很可能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討論,最后還要在網上征求意見,,最后再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
目前,個人所得稅屬于按月征收,。朱青介紹,,實行綜合分類相結合的個稅,需要按年申報納稅,,所以最好從一個自然年度(納稅年度)開始實行新的個稅制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快也要從2017年7月1日開始實行,。
——焦點三:個稅改革還面臨哪些難點,?
不少受訪專家指出,,按綜合分類相結合方式實施個稅改革后,,在調節(jié)二次分配、個稅實際征管等方面還存在三方面突出難題:
--個稅占比偏低難以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孫鋼等專家表示,,目前個稅占稅收總比重過低,在發(fā)揮調節(jié)收入,、解決分配不公方面的作用仍不突出,。據介紹,2015年我國個稅總額為8616億元,,占稅收的比重只有6.3%,。專家建議,個稅改革要進一步完善二次分配的作用,,通過稅改促進社會消費和經濟增長,。
--大量現(xiàn)金交易難以納入監(jiān)管,稅收征管能力仍存漏洞,。專家表示,,以個稅為代表的所得稅,由于需要掌握納稅人詳細收入,、開支等涉稅信息,,才能準確核算納稅所得,避免偷稅漏稅,,這對稅收征管能力要求更高,。
李萬甫表示,由于當前仍然存在大量現(xiàn)金交易等情況,,因此個人收入和申報的精確確認還難以做到,。此外,部門和區(qū)域間信息孤島的問題,,也使稅務機關難以全面掌握實際的信息,。
--高收入群體征管仍存漏洞,。中山大學財稅系教授林江表示,社會上有把個稅認為是征收工資稅的說法,,主要是工薪階層主要采用企業(yè)代扣代繳和稅務部門核查的辦法,,但一些企業(yè)高管等高收入群體卻可以把個人支出納入企業(yè)成本,規(guī)避個稅繳納,。
李萬甫表示,,高收入群體個稅跑冒滴漏,需要完善政策,,加快建設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tǒng),,既要鼓勵社會財富積累和勤勞致富,也要堵住偷稅漏稅的漏洞,。
專家表示,,個稅改革很難一步到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個稅改革社會敏感度高,,改革關鍵要形成社會最大公約數,堅持“開門立法”,,制定大多數人能接受的方案,,從而提高公眾對稅法的遵從度。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稅改 改革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