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明代瓷畫“并蒂蓮圖”的瑞應(yīng)意義
在明清瓷畫中,,瑞應(yīng)植物除了“并蒂瓜”之外,,還有一種“并蒂蓮”也很典型,。《宋書》卷二十九“符瑞下”稱其為“嘉蓮”,,是“嘉禾”的一種,。又描述說它“二蓮一蒂”,、“雙蓮?fù)伞?,其實就是“并蒂蓮”?/p>
“并蒂蓮”的瑞應(yīng)意義在南北朝時也是“王者德盛”之兆,而發(fā)展到明代時已經(jīng)有了明顯變異,。異化成什么了呢,?據(jù)明代陸粲所撰《庚巳編》卷九“瑞蓮”條記載:
“正統(tǒng)戊午,,吳縣學(xué)池中,蓮一莖三花,。巡撫周文襄公見之曰:‘行有當(dāng)之者,。’明年而施修撰(槃)以縣學(xué)生狀元及第,。成化辛卯,,蘇州府學(xué)池中,,蓮亦一莖二花,。明春有甘露降于學(xué)之桃樹上,越兩月而吳文定公(寬)為狀元,?!?/p>
由此可見,明代民間認(rèn)為“并蒂蓮”的出現(xiàn),,是有人要高中狀元的吉兆,。明代中后期科舉考試興盛,是民間普遍關(guān)注的大事,,因此在瓷器上流行“并蒂蓮圖”也就不奇怪了,。
明代瓷器紋樣上的“并蒂蓮圖”,主要是在嘉靖,、萬歷前后比較多見(如圖1,、圖2)。此類“并蒂蓮”的基本特征是:兩朵盛開的蓮花長在一根莖上,。
說“并蒂蓮圖”是中狀元的瑞應(yīng),,還有兩個旁證。一是“并蒂蓮圖”中,,蓮花的上方大都畫著一種雜寶,,表示這不是普通的蓮花,而是有靈性的蓮花,。這種事物特性的示意方法,,在其他明代瓷畫中也很常見。
二是在器物外底,,最多見的落款為“玉堂佳器”(圖3),。這“玉堂”原是漢朝的宮殿名,是文人學(xué)士待詔的地方,。明代在翰林院設(shè)待詔,,故當(dāng)時人們常以“玉堂”指代“翰林院”?!坝裉眉哑鳌奔础昂擦衷杭哑鳌敝?。明代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最理想的出路是考中進士后進翰林院,在皇帝身邊服務(wù),。由此走上仕途,,前程要比直接外放更加光明。所以,,從“玉堂佳器”這個落款可知,,“并蒂蓮”作為討彩的吉兆圖案,與科舉考試有關(guān),。
然而“并蒂蓮”的祥瑞意義也不是那么絕對的,。當(dāng)“并蒂蓮”開在與科舉考試無關(guān)的地方時,它又在預(yù)示著什么呢,?這種時候,,明代人不免東想西想想開去,有了種種新奇的解釋,。新的解釋會引起爭議,,甚至連“并蒂蓮”是否屬吉兆都有懷疑。在《萬歷野獲編》補遺卷四,,就有這樣的記述:
“近日民間池塘開并頭蓮者,,俱非吉征。如嘉靖九年,,楊石淙相公家,,并丁卯橋及他莊三處,開蓮俱作并頭,,人以為召還吉兆,。秋八月楊以疽背卒。且予所見開并蒂蓮家,,其人多夭亡,。不特楊也,又頃甲辰歲,,湖廣撫臺署中,,池內(nèi)有蓮一莖開七花,楚中士人盛為詩歌美之,。是年撫臣趙寧宇遷尚書,,人以為瑞蓮休征。至閏九月,,有宗室之變,,趙殞于非命,去蓮瑞亦僅數(shù)月耳,?!?/p>
由此可見,,無論“并蒂瓜”還是“并蒂蓮”,作為符瑞之物,,在明清時期都是有信有不信,、有深信有淺信的。瓷器上出現(xiàn)“并蒂瓜圖”和“并蒂蓮圖”,,從科學(xué)的角度看,,是一種愚昧落后的迷信;但從文化的角度看,,它們能給人種種心理暗示的作用,,是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的。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明代瓷畫 “并蒂蓮圖” 瑞應(yīng)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