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200余件古代帶鉤昆明展出 方寸間鉤玄三千年文化
“千秋遺韻”黃宏將軍集藏古代帶鉤展20日在昆明市博物館展出,,200余件工藝精湛的帶鉤集中亮相,,濃縮展示了中國三千余年的歷史文化,。
圖為展出的帶鉤 劉冉陽 攝
帶鉤是中國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用于系束腰帶的掛鉤,,帶鉤出現(xiàn)于西周,春秋戰(zhàn)國時尤為鼎盛,,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帶鉤既是日常服飾必備物件,更是身份地位的標(biāo)示物,,所以有“滿堂之座,,視鉤各異”的說法,。尤其王公貴族,、社會名流所用的帶鉤,質(zhì)地,、工藝都極為精良,,方寸之間爭奇斗艷,集中反映了古代工藝的精湛,。
此次展出的帶鉤有骨質(zhì),、琉璃、青銅,、鐵,、玉等材質(zhì),,有水禽、獸面,、全獸形,、長牌形等多種類型。做工也十分考究,,有鑄造,、焊接、鎏金鎏銀,、雕刻,、鑲嵌、彩繪等,。
展品的收藏者黃宏將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xué)教授。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十分傾心,,三十多年來用業(yè)余時間致力于古代藝術(shù)品收藏,,搶救了大量失散于社會的文物。
“人舍我取是我的收藏理念之一,?!秉S宏說,20世紀(jì)80年代末,,帶鉤還不受重視的時候,,他就被這方寸之間所蘊含的文化驚艷,開始著手收藏,。如今古稀之年的他,,已收藏400余件帶鉤。
黃宏認(rèn)為,,帶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成語詞典中就有20余個成語與帶鉤有關(guān),就可見一斑,?!袄绾芏鄬W(xué)者認(rèn)為,商周之后,,中國的青銅文化就逐漸衰落,,其實不然,青銅文化以一種更加精致,、更加生活化的方式出現(xiàn)在人們生活中,,帶鉤就是例證。”
此次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將持續(xù)一個月的時間,。黃宏希望將個人收藏轉(zhuǎn)化為社會收藏,讓更多市民感受中華民族的璀璨文化,。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200余件古代帶鉤 昆明展出 方寸間 鉤玄三千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