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回應
馬戲團 “靠它們吃飯,,不會虐待”
馬戲團的動物到底生活得怎么樣,?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采訪了兩家宿州當地馬戲團的相關負責人,。
劉航(化名)十幾年前就和其他人合伙做馬戲團生意,,目前馬戲團有獅子,、熊,、猴子各2只,,其他常見的動物如山羊,、狗,、馬、雞的數量則比較多,。
他告訴記者,,自己也關注到了網上關于宿州馬戲團虐待動物的消息,“我們做了十幾年了,,是靠這個吃飯的,,不可能去虐待動物,萬一整死了怎么辦,?”
不過劉航也表示,,宿州當地馬戲團沒有報道中提到的300家,但數量也不少,,不排除有不正規(guī)馬戲團存在虐待動物的情況,。
在訓練動物方面,劉航告訴記者,,動物要一年左右才能訓練出來,,主要方法是食物引誘和感情馴化等。之后就是一般訓練,每天正常是6點起床,,訓練40分鐘左右,。
另外一家馬戲團負責人潘軍(化名)表示,平時動物每天訓練一個半小時左右,,“不可能持續(xù)四五個小時,,別說是動物,人都受不了,,這些動物對我們來說也很珍貴的,。”
潘軍承認,,對表演動物不會喂太飽,,一般是七成飽,否則訓練時會受影響,。
動物的籠子是否很小,,導致它們無法活動?潘軍說,,籠子基本要夠大,,否則動物不能走路腿力不行,也不利于表演,,“至少要超過動物體型兩倍,,讓它們有一定的活動空間”。記者了解到,,潘軍的馬戲團中,,一頭三四歲大獅子的籠子長2.5米、寬1.8米,。
兩家馬戲團的負責人都向記者證實,,在外出表演之前,他們要和當地林業(yè)部門聯系,,申請道路運輸證明,,由當地同意后并出具邀請函,再拿到安徽和宿州本地的林業(yè)部門核準,。
專家
視動物為娛樂手段是過時想法
對于動物表演,,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持反對態(tài)度,她認為,,在訓練動物的過程中有虐待的問題,,另外還可能涉及野生動物貿易,比如鸚鵡,、大猩猩等作為表演動物,,有些是從野外抓來或通過走私引進的。
解焱告訴新京報記者:“把動物作為娛樂手段是一種比較過時的想法,現代人把它們當作資源的同時,,還應該視它們?yōu)樯?。欣賞動物可以到野外,在不打擾的情況下觀察它們的習性等,?!?/p>
對于如何處理動物保護與馬戲團之間的矛盾,解焱認為,,國家相關的管理規(guī)定應該加強,,在批準動物的數量和規(guī)模上應該有所控制,在引導方面有所作為,。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