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我們都不想成為劉伶俐
蘭州交大博文學院的高層們現(xiàn)在一定在后悔當初的傲慢,。劉伶俐老師罹患癌癥,,所求不多,無非是希望學校不要開除自己,,甚至提出只要保留勞動關系,,自己愿意掏錢交醫(yī)保的卑微的懇求,,卻遭到了無情的拒絕?!澳悴灰谖颐媲翱?,這種事我們見得多了!”人事處長霸氣側漏,。
學校方面辯稱,,他們是在“不知道劉老師患癌癥”的情況下做的決定。當法院“開除無效”的裁決得不到執(zhí)行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當劉媽媽到學校哭訴哀求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當劉老師在街頭擺攤籌錢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當劉老師離開人世之前在朋友圈發(fā)出生命最后感慨的時候,,他們依然不知道。唯有這件事一天天發(fā)酵,,直至成為網(wǎng)絡熱點,,眾聲喧嘩的時候,他們突然就知道了,。
從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組織”拿到多項頭銜的院長陳玲,,終于按捺不住,,急急忙忙揮舞著《和解協(xié)議書》,,帶著50萬賠款的承諾登門道歉,,并宣稱這都是人事處長的錯,“已經停職檢查”,,她自己只不過“簽了個字”,。仿佛只要這樣說,事情就可以就此抹平,。
勞動保護法有明確的規(guī)定,,當職工因患病而在治療期間,企業(yè)不得終止勞動關系,。這是一種基本的人文關懷,,也是職工基本的權利。但這樣的權利,,在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這里,,連一張紙都不如。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態(tài),,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正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才會使得劉伶俐老師在絕望時發(fā)出的聲聲嘆息,,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痛惜,,而對于蘭州交大博文學院的做法,又讓每個人都感到寒冷和害怕,。
蘭州交大博文學院雖然是所獨立學院,,由一家房地產公司老板投資辦學。但其投資的領域屬于公共領域,,這所學院的性質本身還是屬于公共教育機構,。一個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公共教育機構,在員工最需要關心的時候,,卻采取了違法的方式,,試圖把自己應當承擔的公共責任切割開來,這就完全違背了機構的公共性,,其拒不執(zhí)行法院裁決的蠻橫姿態(tài),,更是凸顯了資本的任性。
現(xiàn)代社會,,應當是一個講法律講規(guī)則的社會,,不管是資本還是權力,都應當在社會規(guī)范下運行,。社會規(guī)范應當保障每一個社會主體的合法權益,,同時每一個社會主體都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這些龐大的機構面前,,個人如此弱小,,以至于無能為力,所以就越害怕它們不守規(guī)則,,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受害者,,甚至連法院的裁決都可以拒不執(zhí)行。它們滿不在乎,,個人卻是滅頂之災,。
這就是我們關注劉伶俐事件的真正原因。我們都有可能是劉伶俐,,我們又都不希望成為劉伶俐,。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劉伶俐 癌癥老師 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