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青瓷中的水滴為何物 收藏為何有難度
想起數(shù)量甚眾的文房用具,我們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雅致,。除了聞名遐邇的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外,,還有很多輔助文具,,比如筆筒,、筆架,、筆掛,、筆洗,、筆舐、筆船,、水滴,、水丞、水盂,、鎮(zhèn)尺,、臂擱、墨盒,、墨床,、印章,、印泥和印泥盒等,應(yīng)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本文的主角,,便是其中之一的水滴,。
扇形青瓷水滴(清)
水滴為何物?古人在研墨時,,要往硯臺中加水,。剛開始的時候,一般使用水盂直接往硯臺內(nèi)加,,不過,,水盂盛水太多,稍不小心,,水就會溢出來了。所以,,古人便發(fā)明了硯滴,,一種可以掌控水量的新器物。清代的文化學(xué)者許之衡在其古玩名著《飲流齋說瓷》中曾言:“凡作物形而貯水不多則名曰滴,?!彼危纸兴?、硯滴,,有進水孔和出水孔,一般進水孔大,,出水孔小,,以便往硯臺之內(nèi)注水時可以隨時控制水量。
即便這樣的小東西,,古人造的也很精致,,你不得不佩服古人對寫字的認真態(tài)度,以及他們對生活的精心程度,。筆者收藏有一件產(chǎn)于清代的青瓷水滴(如圖),,它長9.2厘米,寬5.2厘米,,高6.3厘米,,造型類似商周時期的一種青銅禮器——鉞,上下兩邊有向外凸起的弧度,,左右兩邊也有一定弧度,,并向內(nèi)凹陷,,總體說來,就像是從玉環(huán)上切割下來的一角,。水滴上面采用淺浮雕的形式,,雕刻有兩枝清淺恬淡的梅花,看似只有寥寥幾筆,,其實已經(jīng)描摹出梅花的絕妙意境,,“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宛如林和靖的《山園小梅》描繪情景再現(xiàn),。另有兩個小圓孔,以供進水和出水,。
該水滴屬于清代的青瓷,。青瓷是我國極為著名的一類瓷器,它施以鐵為著色劑的青綠色釉,,然后進行燒制而成,,因其“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磐”而被譽為瓷器珍寶,。唐代的越窯,宋代的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屬于青瓷體系,。唐代詩人陸龜蒙曾寫詩贊曰:“九秋風(fēng)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辟澝赖谋闶窃礁G青瓷,因為該詩流傳甚廣,,于是古人便稱青瓷為“千峰翠色”,。清代時,青瓷派生出更多釉色,,比如粉青釉,、豆青釉和冬青釉等,釉色綠中帶黃或者泛灰,,胎體較薄而不均勻,,浮光較強,并且其上多有紋飾。
清代時,,青瓷作為文房用具的做法在當(dāng)時很是流行,。清代光緒年間編撰的《龍泉縣志》曾言:“哥窯器中可人清賞、供文房之用者有哥窯瓶,、三山五山筆格,、彝爐、乳爐,、八角把杯,、蟠螭鎮(zhèn)紙、瓷印,、方印色池,、八角委角印色池、方圓壺,、立瓜臥壺,、雙桃水注、雙蓮房水注,、牧童臥牛水注,、筆格內(nèi)儲水作注;水中丞有甕肚圓式,、缽盂式,、棱肚式;筆洗有元洗,、葵花洗、磬口洗,、元肚洗,、四卷荷葉洗、卷口蔗段洗,、長方洗,。龍泉窯有細花水中丞,筆洗有雙魚洗,、菊花瓣洗,、缽盂洗、百折洗,。俱極精工,,為世所貴?!?/p>
因為器型很小,,硯滴往往不被人重視,流傳下來的不是很多,所以收藏起來有一定難度,。不過,,越是細小的東西,越能顯出它的韻味兒,。硯滴便是這樣,,它們古雅別致,豐富多彩,,于是,,強烈濃郁的中華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每一件水滴,,都是一首溫潤雅致的詩,。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青瓷中的水滴為何物 收藏為何 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