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重慶最后一代搬運工:兩趟才掙20元 常被人看不起
作為一座面積廣闊的工業(yè)化城市,重慶是以長江沿岸的貿(mào)易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長期依賴人力搬運貨物。但在上世紀80年代,,對這種搬運工的需求迅速增加。
報道稱,,來自重慶各地大山里的村民,,通過靠力氣送貨在這座城市謀生。過去,,街邊和碼頭滿是穿著已褪色的藍色外套和帆布鞋,,緊握著扁擔和繩子的男子。
棒棒在很多城市都出現(xiàn)過,,但人數(shù)多到使棒棒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種現(xiàn)象,,只在重慶和附近其他城鎮(zhèn)有。鼎盛時期,,他們成了這座城市的象征,,在眾多歌曲,甚至還有1997年的一部頗受歡迎的電視喜劇中,,被頌揚為謙遜,、高尚的勞動者。
但很多搬運工表示,,那些深情的畫面掩蓋了他們生活的艱辛,。即使在這座城市工作了幾十年,很少有人覺得這里是他們的家,。中產(chǎn)階級市民看到正在等活的衣衫襤褸的搬運工時,,常會皺眉頭。
“他們都看不起我們,,很少人真的尊重我們,,”當了20年搬運工的唐正渠說?!耙粋€活你要五元,,老板們就說給你一元,,就好像你跟乞丐似的,而不是做工的,,靠力氣吃飯,?!?/p>
即便如此,,搬運工還是說生意已經(jīng)下滑。很多人說他們現(xiàn)在一個月只能掙300美元到450美元(約合1995元人民幣至2992元人民幣),,大約是幾年前的一半,。很多市民現(xiàn)在都有車了??爝f公司的箱式貨車和摩托車,,以及網(wǎng)購和開在市民家附近的社區(qū)超市,也侵蝕了搬運工的生意,。
“這種工作是沒有其他工作時才會做的,,”51歲的譚萬成(音)說。他正在朝天門的一個服裝市場外等活,。朝天門是一個購物區(qū),,位于該市主要的碼頭附近,人聲鼎沸,。
他說自己和其他20個或更多的人同住一間宿舍,,經(jīng)常只吃米飯和南瓜粥?!艾F(xiàn)在年輕人都出去當保安,、快遞員或建筑工人,就是沒人當棒棒,,”他說,。“我也想換工作,,但沒那個能力,。”
吹牛時,,牛丹成說自己要干到70歲,。和很多搬運工一樣,他大約五英尺(約合1.67米)高,,四肢非常發(fā)達,。即便如此,在給碼頭送了兩趟貨后,,他似乎精疲力盡,。他跑那兩趟掙的錢,,相當于3美元(約合20元人民幣)。
“現(xiàn)在掙的根本不夠,,每天飯錢都不夠,,”他說?!拔乙歉刹粍恿?,就回老家村子去,住家里的老房子里,。我不會想念這種生活,。”
在碼頭等待工作時打牌消遣,。在數(shù)十年里,,民眾從來不用走多遠,便能找到他們,。這些搬運工會以一兩美元的價錢搬運吃的,、穿的和其他貨物。
一名搬運工在批發(fā)市場外,。搬運工通常黎明時分便開始工作,。他們會聚集在市場或碼頭,等待顧客打電話或者呼喊,,找到送貨的活,。
穿過車流。現(xiàn)代運輸降低了重慶對上坡下坎送貨這種艱苦工作的需求,。
傍晚,,向長江邊的客船運送行李。作為一座面積廣闊的工業(yè)化城市,,重慶以長江沿岸的貿(mào)易為基礎發(fā)展起來,,長期依賴人力搬運貨物。
42歲的廖成國(音)在樓梯間,。他和女兒,、妻子,以及另一戶人家住在兩室的屋子中,。鼎盛時期,,這些搬運工成了這座城市的象征,在眾多歌曲,,甚至還有1997年的一部頗受歡迎的電視喜劇中,,被頌揚為謙遜、高尚的勞動者。
20人共住兩室的房子,。很多搬運工說,,他們現(xiàn)在一個月只能掙300到450美元,大約是幾年前的一半,。
編輯:王瀝慷
關(guān)鍵詞:搬運工 重慶 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