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際觀察:北約增兵東歐猛刷“存在感”
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是北約加強在東歐地區(qū)軍事部署的一環(huán),意在通過渲染“俄羅斯威脅”加強北約內部團結,尋找自身繼續(xù)存在的理由,。
增兵規(guī)模有限
關于將部署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的部隊,斯托爾滕貝格沒有透露規(guī)模和組成等細節(jié),,但媒體普遍推測總人數(shù)在4000人左右,。據(jù)悉,這支多國部隊將由北約軍事機構指揮,,以輪換方式駐扎,。有報道說,美國,、英國和德國已承諾分別牽頭組織4個營中的3個,,而加拿大正在考慮牽頭組織第4個營。
此外,,斯托爾滕貝格還表示,,此次北約防長會議將就在羅馬尼亞部署新的多國地面部隊作出決定。他說,,北約將在那里部署一個旅,,以組織和便利北約在這一地區(qū)的訓練行動,增強盟友信心,。
據(jù)報道,,這個旅將包含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部隊,兵力在3000人到5000人之間,。
斯托爾滕貝格說,,上述措施是北約隨時準備捍衛(wèi)盟友的一個明確信號,“保衛(wèi)我們的領土和人民,,這是北約的首要責任”,。
矛頭直指俄羅斯
北約最新軍事部署計劃所針對的目標無疑是俄羅斯。在此次防長會上,,北約把加大對俄軍事威懾作為新安全形勢下的戰(zhàn)略重點,,主張強硬應對“俄羅斯威脅”。斯托爾滕貝格在強調北約不希望與俄對抗,、不希望“新冷戰(zhàn)”的同時,,也表示北約將對來自莫斯科的安全威脅作出反應。
為加強對俄威懾,,北約著重提升軍事實力和反應速度,。去年以來,北約已大幅擴充快速反應部隊的兵力,,在東歐國家設置8個地區(qū)指揮控制中心,,并在一些戰(zhàn)略要地完善軍事裝備和設施的先期部署。北約還敦促成員國為北約部隊在歐洲境內的快速移動提供便利。
就在最近,,北約進一步加大了在東歐的動作,。5月12日,北約設在羅馬尼亞南部德韋塞盧的反導系統(tǒng)正式運行,;5月13日,,部署在波蘭北部城市倫濟科沃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tǒng)的基礎建設開工;5月17日至27日,,代號為“華麗跳躍2016”的軍事演習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舉行,;5月19日,北約外長會簽署黑山加入北約協(xié)定,。
對于北約的舉動,,俄羅斯表達了強烈不滿。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4日表示,,俄國防部和軍隊正在密切監(jiān)視邊境附近外國軍隊部署的變化情況,,并會采取必要措施來保衛(wèi)俄羅斯的利益和安全。
渲染威脅為“團結”
專家指出,,由于歷史原因,,一些東歐國家對俄羅斯懷有強烈的安全戒心,因此期待北約為它們提供保護傘,。北約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借烏克蘭危機大肆渲染“俄羅斯威脅”。
西方軍事專家宣稱,,面對俄羅斯在其西部部署的強大軍力,,北約在波羅的海地區(qū)無論從兵力上還是裝備上都無法匹敵,至少需要部署數(shù)以萬計的兵力才能抵御俄方可能的突襲,。
美國蘭德公司近期組織了一場戰(zhàn)爭推演,,檢驗北約對波羅的海國家的防御能力。結果顯示,,如果發(fā)生“戰(zhàn)爭”,,俄軍最短能在60小時內攻占一些波羅的海國家的首都。
慕尼黑安全會議政策主管托比亞斯·邦德指出,,北約需要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等國不斷刷“存在感”來彰顯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增強這個軍事集團的凝聚力。
分析人士指出,,北約的這種做法只會煽動歐洲國家與俄羅斯的對立情緒,,同時招致俄羅斯的不信任和一系列對抗舉措,進一步加劇地區(qū)緊張局勢,。
俄羅斯常駐北約代表亞歷山大·格魯什科近日指出,,北約必須停止這種對俄施加軍事壓力的嘗試,,逐步拆除部署在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設施,只有這樣才能為雙方開展對話創(chuàng)造正常環(huán)境,。(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北約 增兵 東歐 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