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解碼“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題:解碼“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
新華社記者姜瀟、袁慧晶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16日在京公布。在入選項目中,,既有新晉“網紅”海昏侯,、致遠艦,也有云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等相對“沉默”的“老牌”遺址……但每一個獲評項目都代表著中國考古事業(yè)在某個領域取得的階段性突破和進步。
資深考古學家表示,,十大評選讓公眾更加關注考古,成就了不少“金色名片”,;但評選本身不能僅僅成為熱鬧一陣子的頒獎禮,,如何挖掘和保護每個參評項目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更值得深思,需要社會各界更多細水長流地關注和耕耘,。
“年輕網紅”“老牌”遺址成關鍵詞
16日下午,,中國考古學會、中國文物報社聯(lián)合公布了“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榜單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江蘇興化、東臺蔣莊遺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fā)掘,,海南東南部沿海地區(qū)新石器時代遺存,陜西寶雞周原遺址,,湖北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qū),,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河南洛陽漢魏洛陽城太極殿遺址,,內蒙古多倫遼代貴妃家族墓葬,以及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
“相對于往年的十大評選,,這次入選項目的時間跨度較長,年代具有豐富性,。其中,,年代最久遠的是云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年代最近的是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這體現了評選標準的綜合性,、科學性?!敝袊鐣茖W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說。
記者了解到,,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推選一直堅持三個標準:一是強調考古發(fā)現的重要價值及其在學術史上的突破性意義,;二是強調調查與發(fā)掘程序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鼓勵新方法新技術的探索和應用,;三是強調發(fā)掘過程中及發(fā)掘后遺址,、遺跡和出土文物的保護,考古工作的公眾傳播和社會責任。
在“十大”榜單中,,史前考古比重幾乎占據“半壁江山”,,其中包括云南江川甘棠箐舊石器遺址,江蘇興化,、東臺蔣莊遺址,,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fā)掘等項目。相比之下,,江西南昌西漢?;韬顒①R墓和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顯得相對“年輕”,公眾知曉度和關注度卻略勝一籌,。
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人”成為另一熱點,,有兩大項目與其相關:江蘇興化、東臺蔣莊遺址填補了長江以北地區(qū)良渚文化考古發(fā)現的空白,,大多數保存較好的人骨有助于幫助人們了解良渚人的生活,;浙江良渚古城外圍大型水利工程是中國迄今發(fā)現的最早的水利工程,甚至可能是迄今發(fā)現世界上最早的攔洪水壩系統(tǒng),。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