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人物志人物志
揭秘蕭瓊與蔣兆和傳奇婚姻 攜手一生的書畫情緣
1986年4月15日凌晨一點,蔣兆和在蕭瓊的懷中閉上雙眼,;15年后的2001年,,在蔣兆和逝世的同一天,,同一時辰,,蕭瓊離世,,給世人留下一段佳話,。
蕭瓊與蔣兆和
24歲的蕭瓊追求“婚姻自由”
說蕭瓊,,需從蕭瓊的父親蕭龍友說起。蕭友龍生于四川,,因母親多病,,年少的蕭龍友便開始翻閱相關典籍,自學中醫(yī)知識,。1892年,,四川霍亂流行,許多醫(yī)生害怕診治病患時染病,,紛紛選擇躲避,,年僅22歲的蕭龍友初生牛犢不怕虎,沿街巡診,,用草藥挽救了許多病人的生命,,藉此為眾人所知。而后,,蕭龍友進入仕途,,三十多年宦海沉浮,他不忘鉆研醫(yī)術,,在閑暇之余給人看病,其中還有不少大人物,。1928年,,他棄官行醫(yī),將自己的診所開在北兵馬司胡同59號的寓所,,京城民間流傳著這么句話“言菊朋下海,,蕭龍友掛牌”,可見當時此事的轟動,。
蕭龍友愛書法,,每次給病人開方子都是親自書寫,字跡工整漂亮,。他又好四處搜羅珍貴典籍,、字畫古董,最珍貴的藏品是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趙孟頫臨蘭亭序卷”。每逢大小節(jié)慶,,家中經常有政界要人,、文化名流來訪,主賓詩畫相和,,文化氣息濃郁,。如此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使得蕭瓊自小就有大家閨秀的風范,,10歲時,,她便跟隨邵逸軒學習傳統(tǒng)國畫。1935年,,她進入國立北平藝專國畫系,,同齊白石、溥心畬,、王雪濤等人學習繪畫,,并成為溥心畬的入室弟子。1940年,,24歲的她就在北平舉辦了自己的個人畫展,。
蕭瓊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凡事都追求完美,。但有時,,她也有點兒大小姐脾氣,搞得男孩子都不大敢正視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家里人可是犯了難,一般人蕭瓊看不上,,而那些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的孩子,,和她又聊不來。那時社會上已提倡婚姻自由,,但還是在小范圍內流行,,蕭龍友很開通,在婚姻這件事上,,他鼓勵蕭瓊自己去交往,,找到自己認為對的人。
蕭家有個親戚也愛畫畫,,時常去參觀京城內的大小畫展,,他對蔣兆和的畫兒很感興趣,便將此人告知蕭瓊,。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畫畫,成為蕭瓊關注蔣兆和的開始。
蔣兆和的畫令蕭瓊動容
蕭瓊第一次見到蔣兆和是在自己家中,,那時北平已經淪陷,,家里人找到蔣兆和為蕭龍友畫像。蔣兆和窮困潦倒,,靠畫像為生,,只能勉強填飽肚子。當時他甚至連一雙完整的襪子都沒有,,就穿了個露著腳后跟的襪子來蕭府,,引得眾人嘲笑。蕭瓊從北平藝專畢業(yè),,在故宮臨摹古畫,,聽說蔣兆和來為父親畫像,便想去一看究竟,。大家閨秀怎能隨便看一個窮畫家畫畫,?但禁不住蕭瓊的一再堅持,她在一旁靜靜地看蔣兆和給父親畫像,,被他的畫吸引住了,。
后來蕭瓊花了5塊錢買了一本蔣兆和的畫冊,畫冊里自序感動了她:“知我者不多,,愛我者尤少,,識吾畫者皆天下之窮人,唯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餓殍……茫茫的前途,,走不盡的沙漠,給予我漂泊的生活中,,借此一枝頹筆描寫我心靈中一點感慨,;不管它是怎樣,事實與環(huán)境均能告訴我些真實的情感,,則喜,,則悲,聽其自然,,觀其形色,體其衷曲,,從不掩飾,,蓋吾之所以為作畫而作畫也。我不知道藝術之為事,,是否可以當一杯人生的美酒,?或是一碗苦茶?如果其然,我當竭誠來烹一碗苦茶,,敬獻于大眾之前,,共茗此盞,并勸與君更進一杯人生的美酒,,怎樣,?”
如果說白石老人的畫兒是往“下”看,溥儒先生的畫兒是往“上”看,,在蕭瓊的眼中,,蔣兆和眼中所觀、筆下所畫的皆是她感到陌生,,卻讓她動容的情景,。只是那些平平常常的普通人,還有身處苦難,、無力自救的難民,,蔣兆和卻能生動描繪出他們內心的痛苦與無助,這樣的痛苦也被作為觀者的蕭瓊感知到,。
畫冊的自序后是一張畫《拜新年》,,上世紀八十年代,蕭瓊每每回憶起這張畫都會流淚,。畫上題跋是“過了一年又一年,,重重心事不能言。向君拜拜祝努力,,你我光明有一天”,,當時蕭瓊經歷離別之痛,家人遠赴重慶,,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父親去天津看病,出城時受到日本憲兵的嚴格搜身,,在蕭龍友看來,,被人搜身簡直就是奇恥大辱。被日寇侵占的北平,,百姓處在一種隱忍的狀態(tài)之下生活,,蔣兆和這張畫,特別真實的反映出淪陷區(qū)人們的那種苦難心境,。
也許正是蔣兆和畫里頭的真,,和蕭瓊心中的某種情感暗自呼應。
齊白石替蔣兆和說親
蕭瓊有個同學朱淑珍,,因為人很厚道,,同學給她起了個外號“朱干兒”,。朱干兒也是個理想主義者,也愁自己找不到合適的對象,,一日她和蕭瓊閑聊:“要是有一個會藝術的該多好,!”這一句話,讓蕭瓊想起來一個人–蔣兆和,,她便讓自家傭人聯(lián)系蔣兆和,,想要把朱干兒介紹給他。
1943年的一個冬天,,北平下著小雪,,蕭瓊、朱干兒和蔣兆和相約在北海公園的橋上,,平日里不修邊幅的蔣兆和特地整理好自己的西裝,,如期赴約。蕭瓊坐著家里的轎車來到北海,,她領著朱干兒見到蔣兆和,,稍作引薦,坐車離開,。汽車開到西四牌樓那兒,,蕭瓊無意間轉頭看后窗戶,發(fā)現(xiàn)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在追她,,不是別人,,正是蔣兆和。
相識三年,,蕭瓊意識到自己等的人,,可能就是蔣兆和了。
一個窮畫家若想與大家閨秀結婚,,談何容易,,蔣兆和開始四處求人說媒。傅增湘與蕭龍友是莫逆之交,,蔣兆和請傅增湘看在為他畫像的份兒上去幫助說媒,,傅老感到驚訝,也沒答應,,其他人如是,。又趕上一次舉辦詩會,蕭龍友將自己女兒與蔣兆和之事告訴眾人,,當時關于蔣兆和有不少流言蜚語,,眾人嘩然,搞得蕭龍友很沒面子,,對這門親事露出一絲不悅,。
本就自卑的蔣兆和一聽蕭龍友對這門親事不大同意,想要放棄,,可蕭瓊的態(tài)度還是十分堅決,,她知道蔣兆和的為人。到最后還是齊白石出馬,,白石老人親自登門勸說蕭龍友同意這門親事,,蕭龍友一激動,同意了,。傅增湘還推薦自己當證婚人,。
1944年4月8日,用賒賬弄來的結婚戒指,、靠蕭瓊辦畫展賣畫所得置辦的家具,,兩個人結婚了。蔣兆和搬家時只從自己的畫室搬過來一只皮箱和一個舊的黑色木柜,,皮箱里裝著一堆早已死當?shù)漠斊薄?/p>
賦詩唱和四十載
他們的新房和蕭宅雖然只隔一條胡同,,但生活拮據(jù)的蕭瓊也沒和家里人說過??箲?zhàn)勝利之后,,國民黨對敵占區(qū)人士進行甄別,所有學校停課,,蔣兆和失業(yè)了,,兩人為生計發(fā)了愁。蔣兆和打算回老家,,原來孤身一人,,再餓也要堅持畫畫,現(xiàn)在有家了,,顯然不能如此,。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報紙上看到門頭溝煤礦招礦工,,工資還算湊合,,準備去背煤;蕭瓊四處打聽,,得知東北農村需要教美術的老師,,也已做好了遠赴東北的準備。正在二人為離別感到惆悵之時,,時任北平藝專校長的徐悲鴻宣布恢復一批老藝專教師的工作,,蔣兆和在名單里。兩人為生計發(fā)愁的日子,,總算暫時得到了消解,。
蕭瓊并不大在乎日子苦不苦,,她一門心思喜歡蔣兆和的畫兒。記得第一次去蔣兆和的畫室,,一進畫室,,除了畫板不見家具,滿屋子都是畫稿,,一地的煙頭,,甚至沒地方下腳,蕭瓊說:“訂婚之后,,三年不結婚,。你陪我到外面去寫生,我要向你學習,,我的藝術也要像你那樣從寫實出發(fā),。”當時蔣兆和答應了蕭瓊的要求,,但結婚時間緊促,,加之婚后兩人常常還要為生計發(fā)愁,哪兒還顧得上去外出寫生,,所以蕭瓊一直畫的是傳統(tǒng)山水花卉,,并沒像蔣兆和那樣“為民寫生”。
1949年,,蔣兆和為蕭龍友畫像,,蕭瓊為畫補松石,蕭龍友自題詞,,那張作品意味深長,。此后,蕭瓊便專攻書法,。一是早先蕭家藏有許多線裝書籍,、字畫,蕭瓊迷上了這些書畫,,經??锤赣H用手指畫梅,看他書寫藥方,、楹聯(lián),、佛經,耳濡目染,。她的行書,,傳承了父親的技法。其二,,這也離不開蔣兆和的鼓勵,,他常與蕭瓊賦詩唱和,。“六六浮生過,,綿綿歲月愁,,書道唯所癖,持之聊解憂,;毫端超巾幗,不暇應世求,,興筆贈同好,,難為權貴酬?!?/p>
1986年4月15日凌晨一點,,蔣兆和逝世。1998年,,蕭瓊決定將蔣兆和所作《流民圖》捐獻給國家,,由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此后,,蕭瓊仍致力于書法耕耘,,直到2001年,在蔣兆和逝世的同一天,,同一時辰,,離開人世。
蕭瓊曾說:“結婚前,,我是愛蔣先生的畫,;結婚后,我是愛蔣先生的人,?!眱扇嗽诒焙Q┨斓南鄷⑾喔羰迥晖胀瑫r的離世,,為他們這段因翰墨結緣的人生平添了幾分曲折和浪漫,。
編輯:陳佳
關鍵詞:揭秘蕭瓊與蔣兆和 傳奇婚姻 攜手一生 書畫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