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栗憲庭:我歷來相信民間的力量和運轉(zhuǎn)機制
2016前海公共藝術季于2016年4月23日在中國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區(qū)(月亮灣大道與前灣一路交匯處)啟動,,此次公共藝術活動是藝術史上的一次標志性文化事件,,突破了以往大眾對于公共藝術的理解,,也突破了僅僅依靠藝術家展示作品的單一模式,。此次活動由著名批評家策展人栗憲庭擔任總顧問,,對于公共藝術的概念以及前海公共藝術活動的特點,栗憲庭是如何解讀的,?
栗憲庭
新浪當代藝術頻道:大眾對于公共藝術的概念一直比較片面,,您能否做一個解讀?
栗憲庭:我沒有研究過公共藝術這個概念的由來,,我的回答也是我的片面看法[呲牙]據(jù)我所知,,公共藝術這個概念,出現(xiàn)比較晚,。他和歐美在公共場合樹立紀念雕塑(被我們稱為城市雕塑,,各級美協(xié)下屬設城市雕塑委員會)的傳統(tǒng)有關。公共藝術的前提是公共場合里的藝術,,但二十世紀以來藝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謂城市雕塑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從具象的紀念雕塑,,到抽象雕塑如卡德爾等,,之后,藝術媒介不斷翻新,,藝術門類之間的界限,、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都在模糊化的時候,公共場合的藝術樣式和媒介自然也不斷翻新,。所以,,就像我們無法確切的界定藝術一樣,我們也無法確切界定公共藝術,。反正發(fā)生在公共場合的,,能夠與公眾產(chǎn)生交流甚至互動的,引人思考今天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各種表達方式,,都可以叫做公共藝術,。
新浪當代藝術頻道:全國的公共藝術項目很多,那么前海公共藝術活動的特點是什么,?
栗憲庭:前海是深圳特區(qū)中的特區(qū),,能不能摸索一些新的方式是我們的初衷,比如我們強調(diào)跨行業(yè)的合作,。首先我們的策展人,、組織者、學術顧問都來自不同領域,王明賢和周榕都是建筑批評家,,刁中曾經(jīng)是水晶石的創(chuàng)始人,,現(xiàn)在多參與建筑競標、展覽的策劃,。而且我們每個重要的作品都是建筑師和藝術家一起合作創(chuàng)作的,。當然,這次前海的作品由于場地選擇前海,,作品特別強調(diào)了它對中國城市化進程的針對性,。
新浪當代藝術頻道:您對于前海公共藝術活動給予怎樣的期望?
栗憲庭:前海公共藝術如果有一些好的作品,,引起公眾關注:“哦,,藝術可以這樣玩”,就OK了,。我特別期望有些作品能夠長期保留在前海的場地里,,成為前海的一個景觀就更好了。
新浪當代藝術頻道:關于眾籌項目,,您用書法作品來回饋參與眾籌的人,,對于公共藝術項目而言,您覺得眾籌這種形式今后會否成為一種趨勢,?
栗憲庭:我歷來相信民間的力量和運轉(zhuǎn)機制,,才是一個社會真正正常的運轉(zhuǎn)機制。眾籌通過網(wǎng)絡平臺,,既讓大眾參與藝術,,更是一種大眾評價藝術的方式。
編輯:陳佳
關鍵詞:栗憲庭 我歷來相信 民間的力量 運轉(zhuǎn)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