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慢生活:收藏家的情有獨鐘
當下,快節(jié)奏的生活方式讓我們越來越渴望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小世界”,,享受片刻寧靜,。于是,我們停下腳 步,,慢慢地感受生活,、品味生活,逐漸發(fā)現了自己的專屬愛好,將這些愛好收集起來,,就形成了所謂的“收藏”,。如今,“收藏”一詞越發(fā)火熱,,打開電視,,經常能看見收藏類的節(jié)目,有收藏古董的,、書畫的,、茶具的……收藏種類之多,數不勝數,。我想,,這些收藏家能把自己的藏品拿出來與大家交流、分享,,心中應是無比自豪吧,。
最近,我看到了一本新出的書——《書魚繁昌錄》,,單從書名上看也許讀者不明白書中究竟講了什么內容,。其實,這也是一本關于收藏的 圖書,,只不過這次談的收藏類別是藏書,。書讀得多了、久了,,就會逐漸愛上讀書,,慢慢演變成藏書,無論是新書還是舊書,。書籍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停留在知識海洋 里的享受,,更是一種身心的愉悅。
本書作者謝其章是知名藏書家,,由藏書而做研究,。近十數年來勤于撰述,所著之書尤以民國書影插圖為突出特色,。這本書就是他的一本談藏書,、談版本、談民國文人的隨筆小集,。雖然整體形式可以說是隨筆小集,,但這個小集更多地表達出了作者多年來的藏書心得。
藏書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現象,,其意義可概括為:一是注重對文化的傳承,,如書中多次提到“毛邊書”,,如果不是愛書、藏書人士,,可能未必知曉何為“毛邊書”,, 而謝老在書中寫道:“我寫的書,每本都囑咐責編做些毛邊本,?!比绻麤]有這樣一種文化的保留,何來文化的傳承,?二是在收藏前提下的研究,,這兩者相輔相成。從 藏書中有所探究,、發(fā)現,,無論是版本的演變,還是內容的些微變化,,或僅僅是書籍在流傳過程中留存的信息等,都會讓藏書家在書刊中發(fā)現其背后的內容,,折射出當 時社會文化的某些特征,。書中講述了謝老花費當時自己認為是一筆“大錢”的價格購買了一些“面目不清”的民國小報,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資料卻折射出民國時期的 市井百態(tài),,但也正是有了這些資源的存在,,才能為日后的參考做足準備,正如作者說的,,“好好讀讀來之不易的小報,,把它背后的故事寫出來”。從這些方面來看,, 藏書的意義便更有其價值了,。
其實每個收藏家對自己的藏品都情有獨鐘,在這個領域里,,他們不斷地去鉆研,,去發(fā)現藏品背后隱含的奧秘,并樂 享其中,。這種樂趣恐怕也只有收藏家自己才能體驗得到,。我想謝老應該也是如此。謝老的藏書房我也是去過的,,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愧為藏書大家,,所藏書籍一一 擺放在書柜當中,整齊,、有序,。我想,,別的收藏家應該也是會像謝老一樣將藏品小心翼翼地專門擺放吧。雖然我不是收藏愛好者,,但是他們對藏品的珍愛和對收藏工 作的熱愛,,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這不僅是興趣的集中體現,,更是給心靈的片刻享受,。(鄭爽)
編輯:陳佳
關鍵詞:慢生活 收藏家 情有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