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拍賣時刻拍賣時刻
香港書畫春拍為何發(fā)燒 一路走俏的“大師板塊”
今年香港書畫春拍創(chuàng)造了多項新紀錄,。然而這樣的價格有多大的參考意義?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要謹慎看待市場趨勢,,保持理性,,堅持價值投資的原則,。
在2016香港蘇富比春拍上,,張大千《桃源圖》以2.7億元高價創(chuàng)下了張大千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吳冠中的油畫作品《周莊》在保利香港以2.36億港元落槌,,同時創(chuàng)造了吳冠中本人作品拍賣紀錄和中國現(xiàn)當代油畫拍賣紀錄,。崔如琢的《飛雪伴春》則以3.068億港元成交,刷新了在世華人藝術家的最高拍賣紀錄,,也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
這一波香港書畫春拍熱過后,想必有不少人好奇,,這些作品憑什么配得上這樣的高價,。
一路走俏的“大師板塊”
張大千作品一向處于市場一流。3月份發(fā)布的2015年度胡潤最暢銷中國藝術家榜單上,,張大千重回冠軍寶座,。這次的《桃源圖》曾于1987年在中國香港蘇富比以187萬港元成交價被某位北美藏家收入,在當時就是張大千作品的最高拍賣紀錄,。29年后,,這件作品再回到亞洲,身份已經上漲了140倍以上,。
曾經說過“我一向不關心市場”的吳冠中,,他的作品卻很受市場歡迎,,拍賣價格多年來一直處于穩(wěn)定上升中。1988年,,憑借《日照華山》,,他的作品突破10萬港元大關。1989年,,《高昌遺址》拍出170萬港元,,是當時在世中國畫家作品最高拍賣紀錄。2011年,,《獅子林》成交價1.15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中國現(xiàn)當代畫作的拍賣紀錄和吳冠中個人拍賣紀錄。此后,,吳冠中作品一直位于中國現(xiàn)當代書畫作品拍賣龍頭地位,。2010年,吳冠中逝世,,參考過去的經驗,,有市場地位的畫家在逝世后,作品成為不可再生資源,,價格會出現(xiàn)上升行情,。
大家比較陌生的崔如琢則有種神秘色彩,近年來勢頭很猛,。崔如琢是一位美籍華人藝術家,長于山水花鳥畫,,在傳統(tǒng)筆墨運用上極精,,但缺少突破,其作品的藝術價值相對于張,、吳,,還缺少廣泛認可。崔如琢在2015年度胡潤藝術榜中排名第一,,總成交額達到7.8億元,,比2014年增加了3.1億元。崔如琢的高價作品常見尺幅很大的巨制,,比如,,2011年拍出1.28億港元的《盛世荷風》橫9.84米,縱2.47米;2015年拍出2.36億港元的《葳蕤雪意江南》由八條屏組成,,總面積將近300平尺,。這次拍出的《飛雪伴春》也有230平尺之巨。
編輯:陳佳
關鍵詞:香港書畫春拍 為何發(fā)燒 “大師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