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九三學社祝騎云:換了馬甲就不是"跳蚤",?
近來,,接連發(fā)生高校因校名而產生不快的事情,。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為了都想叫“南大”,,官司打到了教育部,,引起一場省際風波。一省之內,,也有因校名之爭傷和氣的,。教育部同意瀘州醫(yī)學院改名“四川醫(yī)科大學”,遭到四川大學強烈抵制,,最終導致“四川醫(yī)科大學”名號被撤銷,。隨后,瀘州醫(yī)學院又申請改名為“西南醫(yī)科大學”并于今年1月掛牌,,但這又引起了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的不滿,,兩校的爭執(zhí)至今尚未停息。
據(jù)統(tǒng)計,,在過去近6年的時間里,中國共有472所高校更改校名,占高??倲?shù)的23%??梢赃@樣說,,自1949年以來,中國也許是世界上高校換馬甲最頻繁的國家,??陀^地講,高校換馬甲有其內在需求,。這些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迅猛,全國已有高校2845所,,還不算那些沒有在教育部掛號的“野雞大學”,,是解放前的13.5倍,2014年在校大學生是1947年的123倍,。高等教育家大業(yè)大,,檔次當然也不斷提升,。很多高校從專科學校起步,,跨入學院的門檻,,進入大學的行列,三級連跳,,改頭換面,。所以近年來改校名成了一些高校最折騰的業(yè)務之一。
高校熱衷于換馬甲,,主要推手應該是教育部,、地方政府和學校。教育部是高校改名潮的始作俑者,。教育部倡導高校合并,,專科學校合并成學院,,學院合并或單獨提升為大學,。如吉林省的眾多高校都換上了“吉林大學”的牌子,到吉林到處都能看到“吉林大學”的招牌,,由此被前教育部長周濟冠之“中國最大的高?!薄5胤秸斎缓軜芬獗就粮咝,!案念^換面”,,因為這是比較拿得出手的“政績”,瀘州市的市委書記就是瀘州醫(yī)學院推進學校改名領導小組的組長,,足以看出當?shù)卣畬Ω咝Q馬甲的重視程度,。至于學校自不必說了,換了馬甲,,??瞥闪藢W院,學院成了大學,,級別提高了,,財政經費增加了,招生牌子響亮了,,等等,,何樂而不為?
馬甲是換了,,但好像除了提高人們對高校招牌的辨識能力外,,高校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依舊如故。盡管教育部欽定了39所“985”大學,100多所“211”大學,,指望這些名校盡快邁入“世界一流”的隊伍,,但似乎在全世界高校排名中,依舊遙遙落后于麻省理工,、達特茅斯,、加州理工、威廉姆斯這些從不換馬甲的“學院”,。 中國博士生數(shù)量世界第一,,科學論文也是世界排名第一,高校功不可沒,,可是今年中國的名校之一———復旦大學,,因校慶的宣傳片被揭露是抄襲日本東京大學的,當之無愧地被掛上了“復印大學”的招牌,。一個建校110周年的名校,,制作一個校慶宣傳片尚且要“借用”東京大學的創(chuàng)意,足以能體現(xiàn)中國“一流”高校的創(chuàng)新能力了,。
中國高校有過一流的大師級學者,,如陳省身、楊振寧,、李政道,、華羅庚,、王淦昌,、王大珩、錢學森,、朱光亞,、陳寅恪、錢鐘書,、錢穆,、金岳霖、沈從文等等,,但遺憾的是他們都是從舊中國的高校里造就或歐美學成歸來的,。因此,就有了至今仍未破解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現(xiàn)在國內很多大學換了馬甲以后,圈地造樓,,人丁興旺,,嶄新氣象,但是眾多的高校中“杰出人才”千呼萬喚不出來,而制造出來的數(shù)量龐大的畢業(yè)生卻給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就業(yè)壓力,。于是一個輪回又將出現(xiàn):為了解決就業(yè)結構型矛盾,,教育部已決定600多所“專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率先轉作職業(yè)教育,不少剛剛改名了的院校,,將面臨又一次換馬甲的折騰,。“種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 ,。其實這無關馬甲,應問體制,。
(祝騎云 作者系九三學社社員)
編輯:秦云
關鍵詞:高校更名 九三學社 祝騎云 換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