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文玩核桃傳言沒那么神
大約從2012年起,“全民文玩熱”被一些媒體過度粉飾,,像一場兇狠的傳染病一樣席卷全國,。一時間街頭巷尾男女老少幾乎無人不文玩:早點攤兒的老板一手揉著一對兒獅虎獸,一手拿大勺子攪拌炒肝兒,;背書包的半大孩子的校服領口兒露出了半條星月,;街上拎著各種大牌包包的美女脖子上老蜜蠟黃的誘人;出租司機擋把兒掛著六瓣兒大金剛……全民狂歡中有些玩意兒越漲越貴,,有些玩意兒卻越來越便宜,,例如核桃。
這兩年,,文玩核桃行情越來越差,,受利益驅(qū)動,扎堆兒似的大面積嫁接種植使得核桃價格一落千丈,。曾幾何時,,核桃在文玩中算得上是龍頭,也創(chuàng)造了好幾回天價神話,。核桃普及程度還是相當高的,,多少玩家都是從核桃起步的,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核桃尺寸越玩兒越大,,從一開始直徑30-40毫米變成后來的50多毫米,,玩兒友見面互相曬寶,一亮核桃,,先比個頭兒,,手里揉一對兒50毫米以下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核桃流行那些年,,10個玩兒核桃的有9個都能比較準確地說出文玩核桃的產(chǎn)地,、品種、特點,,多少能聊幾句文玩核桃的歷史發(fā)展,,但如果要問為什么核桃講究個兒大,我相信沒人能說清楚,,頂多模模糊糊瞎扯幾句“大的流行啊”,、“大的貴啊”、“大的少啊”,、“老王那對兒比我這還大呢”之類的廢話,。再有就是,,玩兒核桃必言清宮皇帝貴族手里的同款,,一度坊間傳言京城大玩主乾隆爺手里的核桃是悶尖兒獅子頭,個兒頭大,,品相好,,顏色紅,分量沉,。還有網(wǎng)絡傳言說誰誰誰花17萬元收了一對兒文玩核桃是乾隆把玩過的,,十里河誰誰誰店里也有一對兒乾隆的核桃,30多萬元不賣……更有部分媒體說文玩核桃起源于漢代,,并且當時就叫文玩核桃,。
人活一世,有些事千萬別當真,,您真要把吹牛奉為圭臬,,并以此指導您未來的文玩之路,那我只能為您的單純獻上膝蓋并深深地祝您幸福了,。
按照很多玩友甚至一些媒體的說法,,文玩核桃起源于漢代,還有更奇葩的說法說文玩核桃起源于“漢隋”,。西漢政權是公元前206年建立,,隋政權是公元618年滅亡,中間經(jīng)歷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后被隋再次統(tǒng)一,,堪稱中國史上最亂的時期??缍?00多年只用“漢隋”來統(tǒng)稱,,不如直接說“古代”吧,這么聊天容易沒朋友你知道嗎,?
關于文玩核桃的起源,,筆者更傾向于明清兩代。
坊間有野史稱,,明熹宗朱由校不理國事,,天天拿著刻刀雕核桃玩兒,所謂“玩核桃遺忘國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筆者認為這個事兒雖不能作為考證標準,,但邏輯上說得通。一提朱由校很多人不熟,,一提“手工大師”明熹宗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著名的木匠皇帝就是他。話說此皇帝手確實巧,,木工玉雕無一不精,,技藝也是登峰造極,如果是他玩玩雕核桃再正常不過了,。只可惜投錯了胎,,當了一國之昏君,重用魏忠賢,,自己迷信丹藥,,年紀輕輕就掛了。
據(jù)故宮博物院專門從事清宮文物管理和研究的毛憲民考證,,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所珍藏清宮文物中,,確有今天所謂的文玩核桃,均為當時的皇族專用,,稱為“揉手核桃”,。研究表明,現(xiàn)存的這些核桃多來自于進貢,,主要用于娛樂嬉耍,,以此通過手部運動達到保健強身的目的。另有坊間說法稱,民間把玩揉手核桃的另一個寓意是取“禍逃”的諧音,,活動手的同時也討個吉利,。
據(jù)悉,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揉手核桃共有十幾對兒,,一般為圓形或略微橢圓形球狀,,大小不一,尺寸上沒有超過4厘米,,均長3.3厘米,,高3厘米;而最小的一對兒核桃長2.5厘米,,高2厘米,,這要按現(xiàn)在市場主流標準來看,完全都是不入流的玩意兒,。同時根據(jù)圖錄可以看出,,這些核桃的品相并非玩家們傳說的那么好,而且十幾對兒里頭有好幾對是今天的玩友們都不正眼兒看的“楸子”,,估計要不裝盒兒放您面前恐怕會被直接忽略,。
關于核桃個頭兒越來越大這事,筆者個人認為,,攀比心理作祟,。這里指的攀比,不光是和老張,、老王比,,還有跟清代皇帝的攀比。生活水平提高以后,,這種心理根深蒂固。
再說買賣乾隆核桃的事兒,,賣家忽悠,,媒體忽悠,您玩家別跟著信,。若真是乾隆手中把玩過的核桃,,必須是傳承有序的,我看媒體說了半天,,一個準鏡頭也沒給,,怎么證明是乾隆手里玩兒過的核桃?若真是拿得出硬邦邦的證據(jù),,證明是乾隆玩過的,,那么我推薦您先看本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防在買賣過程中出現(xiàn)閃失。最后送上打油詩一首,,不求共鳴,,但求共勉:
文玩池子水忒渾,棒槌也敢稱專家,,
兩眼摸黑買買買,,奸商得利笑哈哈,
自得其樂莫跟風,,人云亦云害處大,,
少瞧電視多看書,歷史知識難摻假,。
(本文節(jié)選自京城文玩 作者系京城文玩特約作者)
編輯:陳佳
關鍵詞:文玩核桃 傳言沒那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