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工藝大師20年制出16只宮廷鳥籠 其中一只拍出120萬
提起鳥籠制作,很多揚州人都知道,,當(dāng)?shù)赜袀€宮廷鳥籠制作大師王玉生,。40多年來,他專注制作和復(fù)原宮廷鳥籠,。揚子晚報記者昨天采訪獲悉,,歷經(jīng)20年的鉆研與制作,16只早已消失的宮廷鳥籠,,被他一一復(fù)原,。其中的象牙雀籠,在幾年前的杭州西泠秋季拍賣會上,,被國家博物館收購珍藏,,王玉生也成為國內(nèi)第一個擁有這一殊榮的雀籠工藝大師。
王玉生大師在精心制作雀籠,。
用20年制作出16只宮廷鳥籠
早上六點起床,,七點開始工作,每天工作近10小時,,全年無休,,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用自制的器具制作鳥籠的零部件,。這就是王玉生的工作狀態(tài),,在外人看起來非常枯燥,,可王玉生卻樂在其中,。
今年68歲的王玉生告訴記者,作為宮廷鳥籠制作技術(shù)的揚州代表人物,,不僅要跟時間賽跑,,還要將傳統(tǒng)技藝傳授給更多年輕人。
很多人認為,,鳥籠在花鳥市場比比皆是,,需要那么辛苦地去做嗎?對此,王玉生這樣表示,,自己制作的鳥籠并非市面上流行的通貨,,而是宮廷失傳的鳥籠。每制作一件宮廷鳥籠,,既修復(fù)了一段歷史,、一段記憶,也“復(fù)活”了200多年前的清朝宮廷鳥籠制作技藝,。
上世紀70年代末,,因為工作關(guān)系,王玉生接觸到一些舊時宮廷鳥籠的圖紙,。作為一名有心人,,他將這些圖紙搜集起來。
經(jīng)過40余年的收集,,王玉生共搜集了十幾張宮廷鳥籠的圖紙,,而這些圖紙上的鳥籠早已沒有了實物。為了能夠復(fù)原這些失傳的鳥籠,,冷板凳一坐20年,,王玉生用漫漫20年時間,潛心制作復(fù)原了16只鳥籠,,每一只都大有來頭,,各具特色。
紫檀木全回紋板頂繡眼籠,。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工藝大師 20年制出 16只宮廷鳥籠 其中一只拍出1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