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代表委員中的民主黨派成員建言精準扶貧
一項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中國1442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脫貧,尚有5575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xiàn)現(xiàn)行標準下的農(nóng)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以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
5年,,5500多萬人脫貧。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啃硬骨頭”的攻堅戰(zhàn),。在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的第一個全國兩會上,如何推進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實現(xiàn)全面脫貧既定目標,成為代表委員們不約而同關注的焦點,。
攻堅脫貧一個不落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啟動大規(guī)模的扶貧開發(fā),以縣為單位進行扶貧的國家級貧困縣制度正始于此,。然而,,這一制度存在對貧困人口底數(shù)不清、情況不明,、針對性不強的問題,。
“當時農(nóng)村扶貧的主要特點是區(qū)域瞄準,并沒有識別到戶,。這種‘大水漫灌’的扶貧模式會導致扶貧工作重復而低效,。”全國政協(xié)常委,、民革河北省委會主委盧曉光說,。
為此,在去年的中央扶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
“只有摸清了貧困底數(shù),、貧困原因,,才能做到精準和分類扶貧,這樣的扶貧才能真正減少和消除貧困,?!?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盟青海省委會主委鮑義志說,。
那么,,到底如何摸清底數(shù),識別對象,?
鮑義志建議,,可選擇一個典型村作為抽樣調查村,測算出特困系數(shù),,再按公式算出農(nóng)戶貧困程度指數(shù),,同時建立貧困程度、返貧風險,、措施評估三個指數(shù),,精準幫扶一個“菜單”,精準扶貧一個手冊的“311”模式,,使精準識別工作更趨科學化,、定量化。
“目前,,扶貧對象的認定和低保對象認定是‘兩種標準’‘兩條線’,,導致個別地方甚至出現(xiàn)低保對象多于貧困人口的倒掛現(xiàn)象?!比珖f(xié)常委,、民盟貴州省委會副主委冉霞表示,要著力推進“兩線合一”,,盡快建立農(nóng)村低保對象和貧困人口共同核查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低保信息系統(tǒng)和精準扶貧建檔立卡信息系統(tǒng)。
今年,,民建中央在遞交的一份提案也提出對貧困人口建立臺賬,采用民主評選與組織調控相結合方式評定貧困人口,;增強統(tǒng)計部門與扶貧部門配合,完善貧困戶定點跟蹤監(jiān)測制度,,強化動態(tài)監(jiān)測管理等建議,,以期改變粗放的扶貧方式。
“精準確定貧困人口,,要把確實需要幫助的人群一個不漏的登記入冊,,研究幫扶辦法和脫貧措施;同樣也不能讓不符合條件的人混進需要幫扶的隊伍,?!比珖f(xié)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潔則表示,,要通過必要的程序嚴格把關,,并把這項工作列入對扶貧工作人員的考核內容。
編輯:薛鑫
關鍵詞:民主黨派成員 精準扶貧 代表 委員 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