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有“火藥味”正是有價值的兩會討論
3月9日,政協(xié)小組會上,,原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對發(fā)改委的年度發(fā)展計劃提出了意見:“作為一個國民經濟年度發(fā)展計劃,,本來應該和總理的報告形成一種具體部署和具體落實的關系,,而不是一種簡本和詳本的關系,。對于這樣的發(fā)展計劃,,代表委員具體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我們看不到,?!卑l(fā)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有點坐不住了,隨后與之展開了對話,。
原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與發(fā)改委原副主任朱之鑫之間的這場對話,,被網友評為“好看”、“過癮”,。雖說對話“火藥味十足”,卻也是當之無愧的“兩會好聲音”,。
這場對話之所以“好看”,,最關鍵的因素在于胡亞東的質詢沒有官話、套話,,全是“硬貨”,,道出了民眾心聲。胡亞東還提出,,“錢具體花在了哪些地方”,,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想過,,卻未必去問過,。胡亞東將這些尖銳的問題拿到兩會上去質詢,與相關人員當面鑼對面鼓地敲起來,,這正是民眾最希望看到,、聽到的。
此外,,這場討論的精彩呈現(xiàn),,另一個因素也在于朱之鑫對問題沒有沉默以對,或者顧左右而言他,,而是積極回應了,。所謂理越辯越明,道越論越清。封口,、沉默,,無益于解決問題、促進改革,;而有來有往,、唇槍舌劍,或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正因此,,民眾更期待回應的質量再高一些,解決問題的效率再快一些,。
我們必須看到,,每一個代表委員提出的問題背后,每一次有分量的質詢背后,,都是因為某些問題在現(xiàn)實中確實存在,。民眾自然冀圖代表委員將這些問題帶上會,甚至希望他們的聲音不妨高一些,、問題不妨尖銳一些,。毫無疑問,敢質詢,、發(fā)“嗆聲”,,正是理性而有價值的兩會討論。而“火藥味十足”的目的不是讓兩會更好看,,而是讓討論更有價值,。一個稱職的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就要敢于在討論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坦陳心中的疑問,為民眾代言,,并最終推動社會發(fā)展,。
編輯:秦云
關鍵詞:胡亞東 火藥味 發(fā)改委年度發(fā)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