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教授“羞愧難當”高教才有希望
光明網評論員:3月3日,,山東師范大學王萬森教授特地早到教室,,等所有同學到齊,,他攤開事先準備好的檢討,,自言曠課事件使他“羞愧難當,,無可彌補”,?!敖淌谙驅W生自我檢討,,從來沒有遇見過,!”山東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的15級研究生胡燕說,。其實并不會有人怪罪,,然而他卻鄭重其事的向同學們道歉,且自己要求主動扣除本學期所有勞務津貼,,這使得同學們震驚,,也很感動。
教授曠課,,自然是教學事故,。但怎么面對這起“事故”,既考驗著高校的管理水平,,亦拷問著為師者的自律操守,。一個從不遲到缺課的教授,兢兢業(yè)業(yè)五十年,,在返聘后看錯課表而曠課一節(jié),,按理說也不算特別嚴重的事件。但當事人卻以不可原諒的姿態(tài)“自請?zhí)幏帧保阂笕汗紮z討,、要求扣罰全學期勞務津貼——對自己“下手如此之狠”,,確實震撼人心。
眼下的中國高校,,“曠課”是個司空見慣的頑疾,。不妨看兩個數(shù)據(jù):一是曾有一款由在校大學生設計的手機“逃課軟件”紅極一時,上線3個多月注冊人數(shù)就達20萬,,下載總量高達30萬,每天使用次數(shù)上千次,,并迅速覆蓋全國3000多所高校,。二是第三方教育數(shù)據(jù)咨詢和評估機構曾發(fā)布一組調查數(shù)據(jù),該機構對部分高校已入學一年多的學生調查顯示,,33%的被調查者發(fā)生過逃課或缺課行為,。中國的高校為了防逃課,也是各有各的必殺技:武漢有高校拍集體照點名,,揚州有高校發(fā)明簽到APP,,青島有高校收200元一節(jié)的“曠課費”,河南有高校逼著學?!八⒛樕险n”……凡此種種,,起碼說明曠課已經成為高校治理中的“慢性重癥”。
大學生“翹課”成風,,這固然成因復雜,。但不得不說,“上行下效”也是很重要的原因,。2014年底,,一位大學副教授實名發(fā)表博文稱,,因上課遲到4分鐘而遭學校紅頭文件通報處罰,該副教授對校方以紅頭文件的形式來處理提出質疑,。去年,,湖北文理學院不僅對遲到老師進行了處理,還將處理決定“曬”上學院官方微博,,詳細寫明了當事人遲到,、調停課的具體時間和次數(shù),引來眾多網友圍觀,。這些遲到事件,,之所以引發(fā)熱議,不過是因為在眼下的國內高校,,教師遲到或曠課,,并不算小概率的事情,似乎只要換個時間補上就可以,。老師“大事化小”,,學生自然“小事化了”。試想,,如果上課的老師都能如王萬森教授般嚴苛自律,,聽課的學生好意思遲到嗎?遲到了的學生好意思因被批評而往老師身上潑熱水嗎,?
《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016年全國兩會上,,高等教育依然是輿論熱點。有人不贊成去行政化從高校開始,、有人覺得高校腐敗是因為教師情商低……但不管怎么說,,我們要正視眼下的現(xiàn)實:全國高等院校的總數(shù)達到2850多所,在校學生3553萬人,,每年畢業(yè)生超過700萬人,。“十二五”期間,,超過65%的新就業(yè)人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2015年的大學毛入學率達到40%,提前5年實現(xiàn)國家的發(fā)展目標,。這個時候,,中國高等教育必須要有章程,、要謙抑循法,更要正身正行,、改善治理結構與能力,。
教授“羞愧難當”,高教才有希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三五期間,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這個宏大的目標,也許遲早要落實到每個課堂,、每個教授,、每個學生身上去。教授先生們以何為恥,、以何為度,,看起來,是個微觀的道德議題,,但實際上,,它不僅關切高校的公信,更關系到中國高等教育的分量與質地,。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高校 教授 曠課 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