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兩會看什么?讀這篇你就心中有數(shù)了
我在場外觀察過很多年的全國兩會,,有一個模糊印象,,就是十八大以來的兩會確實總體上變“平淡”了。這種平淡感不是說沒有焦點話題,,也不是說它的重要性不復以往,,都不是。以前的兩會報道,,不知道什么緣故,,總是被很多花邊所裝飾。要么是“明星”般的衣著,,要么是雷人雷語,,要么是與兩會宏旨無關的花絮,總之傳播最廣泛的都是“熱鬧”,,而不是真話題,。有些代表委員之所以得到高頻曝光,不是因為他們提出了非凡的政治見解,,而是因為他們的會外身份,。兩會報道的這種娛樂化傾向,其實是有損于兩會的嚴肅性的,。
有人說,,讀懂了全國兩會,就能讀懂中國,。這個說法大體上雖然不錯,,但是,要真正讀懂兩會并不那么容易,。變得“平淡”的兩會,,有利于真話題浮出水面,為“讀”兩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怎么去尋找并理解真話題呢?這就需要一幅政治大圖,。
從十八大以來的政治邏輯去觀察,,今年的全國兩會有如圍棋術語中的“天王山”,位置很重要,。2016年的歷史定位,,叫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讀起來有點繞,,但意思很明確,。面朝宏偉目標只差一躍,這樣的“開局之年”不僅頭緒繁多,,而且任務很重,。保持經(jīng)濟的必要增速,當然是重中之重,,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為此開出的藥方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無論你懂還是不懂,“供給側”注定會成為今年兩會的熱詞之一,,其中包含的諸多子話題也會吸引足夠的眼球,。比如說去產(chǎn)能,會讓一些地區(qū)的部分人員面臨就業(yè)安置問題,,又比如去庫存,,就又和房價聯(lián)系在一起。只有看清了全景,,才能準確地理解這些問題的走向,。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