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記錄死亡,,意義是讀者賦予的
許多人問劉書宇,,每周做這份“死亡筆記”,意義究竟是什么?劉書宇回答,,意義是你們賦予的,你認為有意義那它就有意義。
“苔原”成員王江山告訴我,往往是編寫者平靜,,而讀者感觸頗深?!昂帽刃≌f寫出去其實就不屬于作者自己了,,這個欄目也如此?!泵鎸ι牡蛄?,讀者自有專屬個人悲喜的解讀。后臺評論里有人慨嘆死生無常,;有人傾訴自己親友的離世,;有人感謝這份名單讓她深感活著真好,要對親人好點,;還有讀者主動把每期配樂曲目做成了歌單。
看著看著,,或許就會出現一個名字,,恰巧與你的世界密不可分。
資料圖(圖文無關)
天災,、人禍,、罪孽、善舉,、名流,、凡人……在“這一周有誰死了”的名單上,這些名詞密密齊列,,并無特殊,。“死囚,、普通人和名人的死并列,,有種荒誕的感覺。大人物的死莊重,、引人關注,,小人物的死看似沒那么重要,,但最終他們出現在同一個頁面里,有種人人死而平等的感覺,。但在現實中,,這種平等是不存在的?!蓖踅饺缡潜磉_她的感想,,“人多活一天就是少活一天?!?/p>
粉絲陳仲偉懷有同感,,“眾生平等,苔原每周都會報道”,。他平時關注“死亡名單”有兩個意圖,,一是最近的突發(fā)性天災人禍,反反復復的事故都值得留心,;二是傷逝,,一些人代表的重要時代已經遠去,譬如《殺死一只知更鳥》的作者Harper Lee,。
劉書宇的父母得知兒子寫這個欄目,,直言“沒意思,不吉利”,,但仍舊會轉給其他朋友看,。“有天一個人跑到后臺留言:‘劉書宇,,我是你媽媽的同事,,你怎么可以這個樣子?’然后取消關注公號,?!眲钚χf,父母的同事都因此認為他心理不健康,,從而心生厭惡,。
編輯:王瀝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