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明代"天啟大爆炸":爆炸半徑約750米 致數(shù)千人亡
《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正在各大電影院火熱上映,火爆而奇幻的戰(zhàn)爭場面,不禁讓筆者想起了“天啟大爆炸”,?!疤靻⒋蟊ā迸c“通古斯大爆炸”一樣,都是名氣極大的“世界自然之謎”,,造成這一事件的罪魁禍?zhǔn)拙烤篂楹危空f法紛紜眾多:有的說是隕石墜落,有的說是地震造成,,最離奇的說法是外星人入侵地球前先做了一番火力偵察,后來見忙著做木工活兒的天啟皇帝毫無戰(zhàn)斗意志,,大明王朝又正被一個叫魏忠賢的人渣搞得朝局大亂,,實在不愿意蹚這渾水,才悻悻離去……
筆者從小就對這件歷史謎案很有興趣,,也看了不少相關(guān)資料,,但絕大多數(shù)都屬后人的添油加醋、杜撰演繹,,看似神乎其神,,其實一文不值。這里,,筆者倒想通過一位親身經(jīng)歷者的記述,,還原這一事件的本來面目,再通過另外兩則筆記的對照,,來探究這起事件成因的某一種可能,。
“天啟大爆炸”到底有沒有“耍流氓”?
如果我們給這位名叫“天啟大爆炸”的罪犯做一個簡歷,,大約是如下這副樣子:
犯罪時間: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7時至9時(天啟六年五月初六辰時),。
犯罪地點: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
體貌特征:爆炸半徑約750米,,面積約2.25平方公里,。
犯罪后果:導(dǎo)致數(shù)千人死亡……
上述這些,是筆者對各方面史料進(jìn)行考據(jù)比對之后,,對“天啟大爆炸”做出的一個相對客觀準(zhǔn)確的描述,,一眼看過去,絕大部分人都會馬上得出結(jié)論:這有啥神秘可言,,不就是一火藥庫因為管理不善導(dǎo)致的爆炸事故么,?
且慢,此事流傳到現(xiàn)代,,有兩個“不解之謎”一直被獵奇者關(guān)注:一個是在王恭廠附近受災(zāi)的所有死者與生者,,在爆炸后都一絲不掛,變成裸體,;另一個是爆炸雖然劇烈,,卻“焚燎之跡全無”,,也就是說沒有起火和著火的痕跡。如果這兩種說法真的成立,,前者證明這場爆炸很有點“耍流氓”的意思,,專門扒人衣服,后者則說明“火藥庫爆炸”的觀點不成立,,天下哪里有火藥爆炸而全無“焚燎之跡”的呢,?
如此說來,“天啟大爆炸”真有點詭異和非自然力的意味了,。那么,,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妨看一下親身經(jīng)歷者劉若愚的描述,。
劉若愚是明朝天啟年間的太監(jiān),,他擅長書法且博學(xué)多才,在內(nèi)直房經(jīng)管文書,,在魏忠賢禍亂朝綱的那些年,,一直遭到排擠。崇禎帝登基后處置閹黨時,,把劉若愚判處斬監(jiān)候,。劉若愚蒙冤無告,,憂憤不已,,于是發(fā)憤著書,在監(jiān)獄里花了十二年時間寫下了一本記述天啟年宮中數(shù)十年見聞的筆記《酌中志》,,申冤以自明,,當(dāng)權(quán)者讀完書稿,發(fā)現(xiàn)劉若愚確屬冤屈,,將其開釋——誰說讀書無用,,關(guān)鍵時候可是能救命的!
劉若愚在《酌中志》里留下了對“天啟大爆炸”的記錄,,由于他親歷了這一事件,,所以他的記述,可信度極高,。
事件發(fā)生的地點在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這個火藥庫頗具規(guī)模,其編制如下:“掌廠太監(jiān)一員,,貼廠,、僉書十余員,轄匠頭六十名,,小匠若干名,?!绷頁?jù)有關(guān)資料:王恭廠火藥庫日產(chǎn)火藥約兩噸,常貯備量約為千噸,。天啟六年五月初六辰時,,“忽大震一聲,烈逾急霆,,將大樹二十余株盡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數(shù)丈,,煙云直上,亦如靈芝,,滾向東北”,,這段描述十分真切,無須筆者譯成白話,,讀者都可感受到那天崩地裂的震撼,,值得注意的是“煙云直上,亦如靈芝”這個比喻,,如果放在現(xiàn)在肯定會轉(zhuǎn)換成另外一個詞匯——“蘑菇云”,。
爆炸之后,“自西安門一帶皆飛落鐵渣”,,這些鐵渣好像米粒一樣,,落了很久。而爆炸的損毀也相當(dāng)嚴(yán)重,,“自宣武門迤西,,刑部街迤南,將近廠房屋,,猝然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殺死有姓名者幾千人,,而闔戶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幾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爐中之火皆滅,惟賣酒張四家兩三間之木箔焚然,,其余了無焚毀,。凡死者肢體多不全,不論男女,盡皆裸體,,未死者亦多震褫其衣帽焉”,。從這段文字來看,臨近爆炸中心點的房屋大片傾倒,,被炸死的人“肢體多不全”,,而且“盡皆裸體”,這些也都可以理解為正?,F(xiàn)象,,畢竟肢體都被炸飛,衣服必定不完,。
結(jié)合上述文字,,我們來分析一下那兩個“不解之謎”是否成立。
首先是爆炸之后“焚燎之跡全無”,。有人認(rèn)為,,《酌中志》中有“其余了無焚毀”,即是此意,,但如果聯(lián)系上下文來看,,這一句是指“坍平房屋”大多是在爆炸的第一時間震塌,很少有焚毀的,,而并非“全程無火點”,。這一點,在當(dāng)朝御史王業(yè)浩呈天啟帝的奏折中說得分明:“塵土火木四面飛集,,房屋梁椽瓦窗壁如落葉紛飄……火焰煙云燭天,,四邊頹垣裂屋之聲不絕?!边@哪里是“焚燎之跡全無”,,明明是燎天大火,。
另外就是“天啟大爆炸”到底有沒有不分死活一律扒人衣服,。目前很多支持這一觀點的人,在引用《酌中志》的相關(guān)描述時,,對最后一句都引作“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而我查閱《酌中志》的原文(上海古籍出版社《明代筆記小說大觀第四卷》)則是“未死者亦多震褫其衣帽焉”——“皆”和“多”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前者是統(tǒng)統(tǒng)完全無一漏網(wǎng),,后者是“大多數(shù)”,。一起爆炸中,有很多人的衣帽被震掉或燒壞,,尤其是考慮到大火中人們會將著火的衣服脫掉,,這一切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明代何來“支奴干”運輸直升機?
對于“天啟大爆炸”到底是一場爆炸事故還是自然之謎,,也許看一下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洋務(wù)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薛福成在《庸盦筆記》中記錄的“長沙火藥局災(zāi)”事件,,會別有一番見解,。
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的某一天,,位于長沙城中的長沙火藥局由于對火災(zāi)疏于防范,,導(dǎo)致事故突然發(fā)生,?!笆镏畠?nèi),,忽聞天崩地坼之聲,墻屋震撼,,門戶動搖”,。許多人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都跑到自家的院子里往外看,,仰頭只見一幕可怖的景象:“仰視如黑云遮空,又如群鴉蔽天而過”,,整座長沙城都被接二連三的爆炸震響成一片不絕于耳的轟隆聲,,間或有從天上墜落到地面的東西,,“則皆門窗磚瓦器皿,,及死人血肉”,。煙霧在天空彌漫,,約莫兩個時辰才慢慢消散,。
上面說的是爆炸的“全景”,,薛福成還描述了一些可怕的細(xì)節(jié):“長沙城隍鐵像,,素稱靈異”,,可是在爆炸中卻自身難保,,被炸成一堆四處亂飛的碎鐵塊,;長沙府里擔(dān)任教學(xué)的某先生正在學(xué)校,,“忽一巨石,洞壁而入,,中其頭顱,,腦漿流出”,巡撫洛文忠趕緊請了醫(yī)生,,用最昂貴的藥物給他治療,,僥幸得以不死;有一個人從半空落下,,正好落在了巡撫衙門的門口,,卻照樣徐步行走,全無受傷的樣子,,大家都覺得十分吃驚,,拉著他的手問他是怎么搞的,他說:“我乘著氣流上了天,,又乘著氣流下了地,,沒有什么別的感覺”……可惜,,在這樣的大災(zāi)中,,幸運者總是少數(shù),,“距城二十里內(nèi),,皆有死人手足肩股罥(音‘掛眷’,牽絆的意思)屋脊樹枝,,累累不可勝數(shù)”,。
對于這一災(zāi)難的原因,薛福成確認(rèn)是藏在火藥局地窖中的火藥爆炸引起的,,只是火源一直沒有搞清,不幸中的萬幸,是在爆炸的地窖較遠(yuǎn)的地方,,有一個長沙最大的火藥庫,,“幸未引動火氣,否則轟陷全城矣”,。但是長沙火藥局方圓二三里外的居民“無一免者”,,就連火藥局外面的一條小河都被爆炸夷為平地,。
從各個角度看,長沙火藥局都像是“天啟大爆炸”的翻版,,比如遮天蔽日的煙云,,比如被炸斷翻飛的肢體,。如果聯(lián)系到“蘑菇云”這一典型現(xiàn)象,,再排除掉完全不可信的“脫衣說”和“無焚說”,那么所謂的自然之謎,,不過是一場正常的火藥庫爆炸事件而已(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是地震引發(fā)的火藥庫爆炸,,亦有可信之理),至于什么外星人襲擊地球人之類的說法,,純屬現(xiàn)代人想象力旺盛罷了,。
那么,“天啟大爆炸”為什么會越傳越邪乎呢,?這里要必須考慮到政治因素,。中國古人認(rèn)為天人合一,人間的政治昏亂,,會導(dǎo)致老天爺不安,,因此,當(dāng)奸人當(dāng)政時,,一旦發(fā)生地震,、火災(zāi),哪怕母雞突然飛到柴火垛子上,,都能被代表正義一方的大臣們演繹成“天象示警”,。天啟年間,魏忠賢當(dāng)權(quán),,這時候的一起火藥庫爆炸,,被士大夫階層傳為“天怒”,很可以獲得精神上的勝利,,等到崇禎皇帝扳倒閹黨后,,士大夫們就巴不得把“天象示警”搞得大一點,再大一點,,表明老天爺曾經(jīng)給正義一方“加V”,,一邊大拍皇上馬屁,一邊獲得自己站隊正確的滿足感,。細(xì)讀“天啟大爆炸”的相關(guān)史料,,不難發(fā)現(xiàn),,“當(dāng)事人”的記載往往比較實在,越往后,,添加的“作料”就越多,。就說死亡數(shù)字這一項:《酌中志》估計“幾千人”,《天變邸抄》估計“人以萬計”,,到《明季北略》,,死者已經(jīng)變成了“余兩萬”?!睹骷颈甭浴返淖髡哂嬃嫔谔靻⒍?,“天啟大爆炸”時他只有四歲,他在書中記載,,大爆炸中“石駙馬大街有大石獅子,,重五千斤,數(shù)百人移之不動,,從空飛去順承門外”,,這樁“支奴干”運輸直升機才能完成的事兒,和他所記載的死亡數(shù)字一樣,,統(tǒng)統(tǒng)不靠譜,。
“雷擊”怎么會由下向上炸開?
為了達(dá)到個人或政治目的,,強拉硬拽讓老天爺背書的事兒,,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紀(jì)曉嵐著的《閱微草堂筆記》里記述的一樁案件,,就很有代表性,。
清雍正十年的某個夏夜,河北獻(xiàn)縣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雷電在天空交織成一片銀蛇裂響,。雨后,有人報稱縣城西面有個村民,,坐在家里被雷電擊中而死,。本來這是場“意外事故”,把尸體掩埋也就完事了,,但縣令明晟還是堅持帶人勘查了現(xiàn)場,,他發(fā)現(xiàn),用草蓋著的屋頂,、屋梁都被炸得向空中翻飛,,“土炕之面亦揭起”,明晟想,如果是雷電擊中屋子,,那么“打擊”應(yīng)該是自上而下的,,而現(xiàn)場的一切都表明,這場“雷擊”是自下而上炸開的,。而且,,“是夜雷電雖迅烈,然皆盤招云中,,無下?lián)糁疇睢?,明晟心里有了?shù),。
他對手下的捕役們說:“我懷疑這是一場冒做假雷,,趁著雷雨天炸死仇家的謀殺案,既然是制造假雷,,沒有數(shù)十斤火藥是制造不出炸藥的,,制造炸藥必須用到硫磺,現(xiàn)在是夏天,,不是逢年過節(jié)制造和售賣爆竹的時節(jié),,買硫磺的人很少,所以應(yīng)該很容易查出,。你們現(xiàn)在去市場上打探一下,,看看到底是哪個工匠最近大量購買足以制造炸藥的硫磺,再順藤摸瓜,,找出那個從工匠手中買炸藥的人,。”
捕役們得令,,分頭打聽,,很快就抓到了那個買炸藥的人。
明晟首先問那人道:“你買炸藥所為何事,?”那人道:“我用火槍打鳥,。”明晟問:“用火槍打鳥,,所需火藥,,少不過數(shù)錢,多了一兩,,也足夠一天了,,你一共買了二三十斤做什么呢?”那人道:“我想多買一些儲備起來,,隨時使用,。”明晟等的就是他這一句:“好,你買火藥到現(xiàn)在為止尚不滿一個月,,你就是天天打鳥,,也就用二三斤火藥,剩下火藥的儲存在哪里,?”那人一聽,,目瞪口呆,只得承認(rèn)了因奸謀殺的罪行,。
世間有很多看似詭異的謎案,,并非是真的“無解”,而往往是人們懶得動腦筋質(zhì)疑或深究,,寧愿選擇一種最不靠譜的答案,,比如“都是天意”,真正遇到明晟這樣較真的人,,可能就迎刃而解了,。個別犯罪分子為了逃脫刑罰,玩玩兒這套鬼把戲,,尚可理解,,作為國家精英的知識階層,如果用宣揚偽科學(xué)的方式,,來達(dá)到博取同情,、打擊對手的目的,則絕不可取,。這種做法,,解恨和恫嚇是有效果的,但愚民者最終總是自愚,,也起不到任何撥亂反正的作用,。事實證明,最后扳倒魏忠賢的,,不是雷公電母或絕地武士,,而是一年后登基的崇禎皇帝。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明代"天啟大爆炸":爆炸半徑約750米 致數(shù)千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