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出境游交保證金成旅行社“行規(guī)”:防旅游者滯留不歸
郭山澤/漫畫
2015年12月9日,,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三元橋附近的民生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民生旅行社),發(fā)現這家號稱“京城首家大規(guī)模旅游體驗店”的公司大門緊閉,,數次撥打旅行社客服電話未有回應,,只?!叭玢y行一樣堅實可靠”的廣告招牌赫然在目。
民生旅行社所在大樓保安告訴記者,,公司這段時間都沒有營業(yè),,早前還有不少旅客上門來討債,現在冷冷清清,,也不知道是搬走了還是徹底倒閉了。
保安說的“討債”,,是指旅客要求旅行社返還出國旅游保證金,。記者聯系到多位被民生旅行社拖欠保證金的旅客,他們均表示,,為了參加民生旅行社推出的出境游,,他們每人交納了5萬元至25萬元不等的保證金,但在回國后幾個月,,對方以“簽證還沒消”“還在排隊”等各種理由拖欠,。截至去年11月,,僅通過網上自發(fā)聯絡的受害者就有150余人,拖欠保證金近千萬元,。其中只有極少數鬧得特別兇的旅客拿到了錢,,其他人還在苦苦等待。
“在中國旅游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fā)展年度報告2015》中提到,,2014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次首次過億,,達到1.07億人次,與2013年相比,,同比增長19.49%,。從總量上來看,已經連續(xù)兩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世界客源地,?!敝袊糜窝芯吭簢H研究所所長蔣依依告訴記者。但伴隨著出國旅游熱度上升,,也出現了一些旅行社及工作人員對旅客交納的保證金逾期不還,、挪作他用的現象。由于目前旅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未對出國旅游保證金作出規(guī)定,,旅游業(yè)對于如何收取,、保存和退還也沒有制定明確規(guī)則,旅游保證金管理一片亂象,。
千萬保證金到期未退
楊先生夫妻怎么也不會想到,,在經歷了一場愉快的歐洲之旅后,又走上了一條討債的漫漫長路,。和他們一起走在這條路上的,,有數百名與他們有同樣遭遇的游客。這群人希望追回被旅行社扣下的高達數千萬元的旅游保證金,,不過從目前的情形看,,他們仍然不清楚何時能拿回這筆錢。
事情的起因是2015年8月一條來自民生銀行的旅游推銷短信:“民生旅行社推出荷德法瑞奧5國11日古典藝術之旅,,售價18888,,刷民生信用卡,享兩人同行一人免單,?!睏钕壬敲裆y行老客戶,而且正好有出行計劃,,看到這條短信后便在民生銀行網上商城購買了這款旅游產品,。
付款成功后,正準備享受美好假期的夫妻二人,,卻被民生旅行社的工作人員要求向旅行社交納5萬元的出國保證金,。這讓不是第一次出國旅游的夫妻兩人心生疑竇,,因為按照過往的經驗,出境游只需提供資產存款等證明,,或者凍結銀行資產即可,,從來也沒有向旅行社交過保證金。
夫妻二人權衡之后,,決定放棄這個旅行計劃,,便要求民生旅行社退還已支付的款項,不料對方表示,,旅游費用已經交納,,如果不交保證金,導致辦不了簽證屬于客戶違約,,旅游費用不予退還,。并且,民生旅行社還言之鑿鑿稱,,交納保證金的事項在網上已經寫明,。楊先生得知后才恍然,可能是一不小心掉“坑”里了,。楊先生隨后重新查看網上商城關于旅游產品的描述時,,在極其不顯眼的位置發(fā)現“簽證保證金”的字樣。最終,,楊先生只能妥協,,支付了共計10萬元的保證金。
但旅行結束后幾個月,,民生旅行社并未按照約定及時返還保證金,。楊先生夫妻只好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國家旅游局等部門投訴,,結果在維權的過程中,,發(fā)現和他們一樣被欠保證金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建立了討債QQ群,、微信群,,每天互相告知維權的進展,共商解決對策,。
這些未獲得退款的旅客中,,不乏借錢交保證金出國的。比如來自福建福州的陳女士等四人,,共交納20萬元保證金,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向親戚借款,,由于民生旅行社未退款,,親戚頻頻向陳女士父親發(fā)難,,老人家年過七旬還被逼寫下欠條。廣西柳州的劉先生和女兒交了10萬元,,好心的朋友們幫他們湊齊10萬元,,本想著回來就能還錢,可如今一拖再拖,,最近朋友的母親患病住院,,朋友天天追著要錢,劉先生又急又內疚且無奈,。
去年11月29日,,民生旅行社委托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發(fā)布了一份告知函,文件中稱:“受其委托,,告知民生旅行社的游客,,民生國旅、股東個人和股東的家人正通過質押股權,、抵押資產等方式向融資機構獲得融資,,承諾等融資資本進入監(jiān)管賬戶后,對所欠全部游客保證金分三期退還,,2016年2月29日前退還全部金額,。”
對此,,多位游客向記者表示,,民生旅行社正在統計信息準備退款,但截至目前尚未還款,。
旅游業(yè)不成文的“行規(guī)”
所謂的“出境游保證金”,,指的是國內出境旅游組團社在組織旅游者出境旅游時,為了防止旅游者滯留不歸,,要求旅游者在出境前向組團旅行社交納一定數量的現金作為擔保,。
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岳屾山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沒有哪項條例允許旅行社收取出境押金,,也沒有哪項法規(guī)禁止旅行社收取押金,,只不過中國出境游業(yè)務發(fā)展至今,收取保證金已經成了旅游業(yè)內不成文的行規(guī),。
究竟旅行社為何要收取保證金,?“這是為了防止游客出境后在當地滯留而收取的一種押金”,蔣依依告訴記者,,在旅行社常規(guī)的國內游,、入境游和出境游三大塊業(yè)務中,出境游是利潤最高但也是操作難度最大、風險最大的業(yè)務,。由于從事出境游業(yè)務的旅行社一直都面臨游客滯留的壓力,,所以對旅行社而言,如果一再出現游客逃團現象,,“板子”是要打在旅行社身上的,,旅行社不僅有直接經濟損失,還有聲譽損失,。
在岳屾山看來,,旅行社收取一定數額保證金的原因在于,為遭受的損失作出一定補償,,也為了防范被處罰的風險,。有的旅客出境之后脫團,然后在當地非法務工,,“黑”在那邊了,,之后當地移民局或者簽證中心就可能對旅行社進行處罰,包括對旅行社發(fā)出的旅行團拒簽或直接不接受他們的送簽,,這顯然會對旅行社業(yè)務產生不良影響,。如果經常出現游客滯留外國等嚴重情形,旅行社還有可能被國家旅游局取消經營資格,。
那么,,旅客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交保證金,金額又該如何確定,?記者致電同程旅游,、攜程旅游等多家旅游網站,詢問出境旅游是否需要交納保證金,,對方均表示,,是否交納保證金要看旅客提交的資產證明是否足夠,比如房產證,、銀行流水單等,,但最后還需要旅行社工作人員審核材料后確定,對具體收取標準未予透露,。
江西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李云(化名)透露,,這種保證金主要是針對低收入、無穩(wěn)定工作的人群,,在具體操作中對于單身男性,、女性只身出國旅游的會特別注意,價格通常是5萬元到20萬元不等,。至于會向游客收取多少保證金,,目前,,各家旅行社也都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通常都是游客和旅行社之間協商,。出國保證金的收取,,一般只收取現金或者是銀行卡,不收取房產抵押等證件,。
“收取押金雖然不能絕對保證游客不逃團,但能拿得出這筆錢的人在國內的生活境遇應該是不錯的,,沒必要非法滯留在國外,。”李云說,,比如一家三口去歐洲,,每人1萬多元的團費,加上一人5萬元的押金,,總共近20萬元,,拿得出20萬元用于旅游的人一般在國內都有不錯的經濟基礎和生活境遇,外逃的可能性很小,,再看其個人工作和經濟收入狀況,,就可以基本確定其是不是真旅游了。
北京春秋旅行社總經理楊洋曾公開表示,,現在像歐美,、澳洲、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滯留的可能性大,,收取的押金就高;而發(fā)展中國家,,游客滯留的概率低,,收取的押金就少。再看個人資料,,如果一名游客已經有不止一次的出境游經歷,,押金肯定就會少收甚至不收;如果是初次出境,,或是個人資料可疑,,就會酌情多收;個人資料十分可疑的,,就是多繳押金旅行社一般也不敢接納,。
只不過,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出于無奈”征收的出境旅游保證金,,近年來屢屢出現扣留不還,、挪為他用等現象,,讓不少游客蒙受損失。
旅行社“拒退”保證金或涉犯罪
在李云看來,,辦理出境游時,,他們會要求游客凍結其在銀行的部分資產,在合同約定時間內,,旅行社不得對擔保凍結的款項支取,、劃轉。不過,,這種方式涉及協調游客個人,、旅行社和銀行,實際操作手續(xù)復雜,,有很多旅行社因此自行收取保證金,。
“每個旅行社保存保證金的方式不同,有的放在公司賬戶,,但不能排除有的違法犯罪放在個人賬戶,,也不排除有的將錢從事其他金融活動和短期投資?!痹缹嫔奖硎?。
2014年11月,江蘇南京便發(fā)生了一起挪用保證金中飽私囊的案件,。當地一家旅行社接到10多位游客投訴,,稱他們參加該旅行社出境游時,每個人交納了5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保證金,,回國后這些錢卻遲遲拿不到手,。警方介入調查后發(fā)現,該旅行社一名分店店長袁某收取保證金后并未進入公司賬戶,,而是用于歸還個人高利貸,,涉案金額高達110余萬元。
袁某的案例或為個案,,但旅游市場保證金收取不規(guī)范的情況并不少見,。比如,某旅游產品新馬泰10日游,,僅需3500元,,前提是必須交納5萬元的保證金,行程結束后一個月歸還,。根據購買過這一產品的游客介紹,,雖然旅行過程中安排過多次購物,但并沒有強制消費現象,,而且旅行回來之后,,旅行社如期歸還了保證金,。這看似皆大歡喜的局面背后,卻隱藏著濫用保證金的亂象,。
旅游業(yè)資深人士王鵬飛介紹,,有些“低價團”“特惠團”表面上是旅游生意,暗地里卻靠投資理財獲利,,將收取的高額保證金用于風險投資,,如果操作得當,利潤十分可觀,,而一旦遭遇風險投資失敗,,不僅旅行社的資金鏈會面臨斷裂危機,并且最終受損的可能還是旅游者,。
岳屾山對此表示,由于旅游保證金屬于種類物而非特定物,,錢到了公司賬上后很難區(qū)分是旅客個人的還是公司所有,,所以這筆款項被挪用,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或職務侵占罪,,如果挪用這筆款項用于投資股票或者非法經營活動,,無法如期歸還消費者,則可能涉嫌詐騙罪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還有的“低價團”甚至“免費團”直接以詐騙為目的收取保證金,。2015年下半年,黑龍江省大慶市發(fā)生了一起“自掏腰包請人出國旅游”的合同詐騙案,,涉案人鮑捷是當地一旅游公司的經理,,于2013年向身邊的好友謊稱,由于自己的旅游業(yè)務表現上佳,,公司獎勵給她幾個到澳洲和新西蘭免費旅游的名額,,可自己太忙沒時間去,這幾個名額可以免費贈送給朋友們,,只不過出國旅游需要按公司規(guī)定交納一定金額的保證金,。
出于信任,鮑捷的朋友們很快“上鉤”,,紛紛向其交納了數萬元的旅游保證金,,直至案發(fā),鮑捷一共為11位友人辦理出境游,,騙取保證金155萬元,。最終,鮑捷被法院以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并處罰金15萬元,。
此外,王鵬飛還透露,,有一些旅行社以預存有優(yōu)惠的方式“留住”一部分保證金,,規(guī)定游客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內任意以折扣價選擇多條線路游玩,直到預存金額花完為止,。
防范糾紛關鍵在于引入第三方監(jiān)管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檢察院檢察官宋磊看來,,一旦出現出國旅游保證金糾紛,首先要看旅客和旅行社的協議對保證金的收取與退還是如何規(guī)定的,,如果旅行社不按協議約定退還,,則要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是在民事訴訟中,,旅行社無故違約扣押保證金不還,,可以適用民法中的不當得利條款,返還不當得利不僅要付清本金,,還要支付相應的利息,。”宋磊建議,,消費者可以利用四種途徑維權:第一,,雙方協商;第二,,向消費者協會,、旅游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第三,,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第四,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如果旅行社涉嫌詐騙等犯罪,,消費者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讓司法機關及時介入,,以便更好保證自己的權益,。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靖怡認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出境游熱度空前高漲,,為旅行社收取保證金提供了現實基礎,而在保證金亂象的背后,,不能忽略我國當前短期投資理財熱的現狀,,這也讓不少旅游業(yè)的不法分子盯上保證金這塊蛋糕,有不少事主呼吁有關部門將旅游保證金取消,。
“收取旅游保證金是市場行為,,是旅行社和消費者之間的契約行為,,不能依靠政府或者立法手段直接予以取消?!痹缹嫔奖硎?,不過鑒于旅游保證金目前仍然處于規(guī)定不明的狀態(tài),建議相關行業(yè)部門,、行政機關能夠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對保證金如何交納,何時收取,、退還,,不退還承擔何種后果等問題進行規(guī)范。
在蔣依依看來,,盡管出國旅游保證金退出市場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對于保證金的管理,還是應當引入銀行等第三方進行監(jiān)管,,由銀行對游客進行擔保,。比如有旅行社會與第三方銀行合作,凍結客戶在其借記卡中的部分金額,,等到行程結束自動解凍,其間還能收到一定的利息收入,,或者經客戶同意后將這筆資金買作理財產品,,等客戶回國后不僅能收回資金,還能獲取收益,。
據記者了解,,一些地方正在就此實踐,2015年9月,,由江蘇省南京市旅游委牽頭,,共有30多家具有出境游資質的旅行社引入保證金第三方監(jiān)管制度。
宋磊向記者表示,,出境游消費者在選擇旅行社時,,要查看其是否具有《旅行社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和《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還要查看旅行社是否具備相關出境游資質,。消費者在交納現金保證金時,,必須與旅行社簽訂“保證金協議”,對擔保形式,、金額,、用途、返還方式和時間等事項進行約定,,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便日后出現糾紛時維權,。劉亞 馮耀法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出境游交保證金 旅行社行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