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圖說 圖說
人民幣加入sdr 二戰(zhàn)后國際貨幣體系演進的幾個關鍵節(jié)點
第二階段:后布雷頓森林體系,。但SDR的誕生并不能解決美元的“特里芬難題”,,1971年美國政府被迫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1973年主要國家貨幣與美元脫鉤,轉向浮動匯率制度,,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解體,。
從1974年7月開始,,SDR的價值改由當時16個最大貿易國的貨幣組成的貨幣籃子來確定,。為簡化和方便定價,到1981年1月,,SDR由美元,、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英鎊和日元五種貨幣組成的貨幣籃子決定,,并每五年調整一次各貨幣在籃子中的權重。1999年1月歐元誕生后,,歐元取代了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在SDR中的地位和權重,。
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但SDR并未成為主要儲備資產,,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前SDR僅占全球國際儲備的0.5%,,美元仍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這與美國經濟總量巨大,、美元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的主要結算貨幣,以及美元長期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慣性密切相關,。
第三階段: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初露端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再次凸顯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和系統(tǒng)性風險,,國際社會要求改革貨幣體系的呼聲日益強烈,。危機之后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和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日益上升,也要求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享有更多話語權,國際貨幣體系開始向多元化方向轉變,。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009年發(fā)表署名文章指出,,“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fā)與蔓延使我們再次面對一個古老而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樣的國際儲備貨幣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穩(wěn)定,、促進世界經濟發(fā)展”,。文章還明確提出發(fā)展超主權儲備貨幣體系、充分發(fā)揮SDR作用的主張,。
由于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規(guī)模持續(xù)攀升,,以及美聯(lián)儲長期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投資者持有美元的意愿降低,;而歐債危機久拖不決則影響到歐元影響力的提升,。國際社會暫時找不到一種可取代美元主導地位的貨幣。許多專家建議,,將擴大SDR貨幣籃子和使用范圍作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方向,,提升全球貨幣體系的公平性和穩(wěn)定性。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潛力越來越得到市場和專家的認可,,成為加入SDR的首選對象,。
根據IMF執(zhí)董會11月30日的最新決定,人民幣加入后,,SDR貨幣籃子擴大至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5種貨幣,所占權重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新的SDR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隨著中國經濟和貿易實力增強,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離岸市場交易和雙邊貨幣互換快速發(fā)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不少發(fā)展中國家央行開始將人民幣資產納入外匯儲備,,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吸引力正日益上升,。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兼名譽所長弗雷德·伯格斯滕預計,未來5至10年人民幣將成為關鍵儲備貨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巴里·艾肯格林認為,,21世紀的世界經濟正朝多極化方向發(fā)展,沒有理由否定國際貨幣體系也將呈現(xiàn)相同的趨勢,。他表示,,認為無論何時只能有一種國際儲備貨幣的看法是與歷史相違背的。1914年之前全球就有英鎊,、法郎和德國馬克三種國際貨幣,,而現(xiàn)在美元以外的其他貨幣也占到已知國際儲備的40%。他認為,,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是避免金融危機重演所必須作出的現(xiàn)實選擇,。(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人民幣加入sdr 國際貨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