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八位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老人分享健康心得
受訪專家:
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 楊 萍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yī)學系教授 陸一帆
在人們的印象中,,“變老”似乎總與一些負面信息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美國《赫芬頓郵報》在采訪8位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年長者后發(fā)現(xiàn),,對他們而言,,年齡只是一個數(shù)字而已,,老年人照樣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活得健康,、多彩,。
105歲老人創(chuàng)百米短跑紀錄
今年9月,日本京都105歲老人宮崎秀吉以42.22秒跑完100米,,創(chuàng)造了世界業(yè)余田徑比賽105~109歲組男子百米紀錄,。他呼吁,老人要挑戰(zhàn)和展示自我,,什么時候都不晚,。
專家點評: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yī)學系陸一帆教授指出,短跑不僅鍛煉心肺功能,,還能增強反應,、平衡和協(xié)調能力,使身體得到全面鍛煉,。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心理專 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楊萍補充說,,短跑等爆發(fā)力鍛煉還利于老人保持年輕心態(tài),,幫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自我認同,。專家建議,,老人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可適度進行一 些高強度,、速度型的體育活動,,比如在固定自行車上快速蹬騎或快速游泳等。
102歲攜手91歲,,成最老新婚夫婦
今年6月,,英國102歲的柯比和91歲的老太勒基在相戀27年后結婚,成為世界上最老的新婚夫婦,。這對年齡加起來將近200歲的長壽情侶想要告訴大家,,任何年齡都不要放棄愛與被愛的甜蜜。
專家點評:楊萍表示,,無論任何年齡,,都要勇于追求幸福、表達愛意,,這是一種必需的心理需要,。然而,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很多國人往往羞于表達感情,,老人的情感 表達更是隱蔽、含蓄,。專家呼吁,,鼓勵單身老人追求“黃昏戀”,能獲得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建議老年夫妻勤于表達對彼此的依賴和愛意,,能極大提升生活品質。
百歲老太成功挑戰(zhàn)高空垂降
今年7月,,英國101歲老人桃瑞絲 朗,,成功地從171米高的建筑上使用繩索垂直下降,刷新自己此前創(chuàng)下的世界紀錄,,蟬聯(lián)這項運動“世界上最老挑戰(zhàn)者”,。她說:“高空垂降等極限運動一直被視為年輕人的專利,但這并不意味著老人只能望而卻步”,。
專家點評:楊萍說,老人應保持對生活的童心和好奇心,,主動向年輕人學習新鮮事物和社會潮流,,這樣生活才會更有趣。在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也可嘗試滑翔,、攀巖等極限運動,,但要注意安全。
96歲老太成最老瑜伽教練
2012年,,家住美國紐約州的93歲老太道 波爾瓊—林茨,,被認定為世界上最老的瑜伽教練。3年過去了,,今年96歲的林茨已經作為瑜伽教練教學50多個年頭,,她一直堅信“不要跟著年齡跑,年齡說明不了什么,。”
專家點評:陸一帆指出,,瑜伽屬于伸展性活動,有助于維護關節(jié)和肌腱彈性,,老人每天做些伸展活動可提升身體柔韌性,,減緩衰老。另外,,瑜伽還有助于摒棄煩躁,,使人心神安寧。
97歲老人半年都在飛行
來自加拿大的97歲老人喬治 尼爾,,是世界上年齡最大卻仍堅持飛行的飛行員,,僅在去年,他就開著自己的輕型飛機在空中飛了194天,。
專家點評:在楊萍看來,,喬治是一個勇于追夢、樂在其中的老人,。這樣的老人在國外比比皆是,,比如在日本街頭,隨處可見七八十歲的出租車司機,。相比國外老人不 愛閑著的生活,,中國老人似乎更愛“服老”。專家呼吁,,人到老年也要敢于追夢,,晚年閑暇時間較多,正是彌補年輕時未能實現(xiàn)夢想的好機會,;還要培養(yǎng)興趣愛好,, 比如退休后多參加社會活動發(fā)揮余熱,或和志趣相投的老人組建文藝社團,。
69歲老人一年跑馬拉松239次
2013年,,家住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69歲老人拉里 梅肯,,在一年內跑完了239次馬拉松,成為世界上在一年內完成馬拉松次數(shù)最多的男性,。“運動重在堅持”是他的心得,。
專家點評:陸一帆表示,中國老人鍛煉缺乏持久性,,很多都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很難在運動中獲得成就感,因此堅持尤為重要,。不過,,馬拉松可能會對老人膝 關節(jié)、足底造成損害,,普通人不要盲目進行,。專家建議,老人鍛煉應堅持“以動為主,,方式多樣”,,打球、跑步,、騎行等運動交替進行,,避免運動厭倦,半途而廢,; 還要制定運動計劃,,常常給自己“我能行”的暗示,但不必強求取得什么成績,。
54歲男子一天能做四千多次引體向上
今年3月,,54歲的美國男子馬克 喬丹在24小時內做了4321次引體向上,打破世界紀錄,。他表示,,無論任何年齡,通過運動保持健康都很必要,。
專家點評:陸一帆表示,,對多數(shù)中老年人來說,引體向上難度頗高,,對背部,、腰部、手臂的支撐力有很高要求,。馬克對我們的真正啟示是,,我國中老年人往往喜歡跑 步、健走,、爬山等耐力訓練,,缺乏力量鍛煉,,因此缺少肌肉,而肌肉對身體格外重要,。專家建議,老人最好做一些比較安全的力量鍛煉,,比如坐式推椅,、蹬腿練習 等,每組15個左右,,堅持3組,,每周一到兩次。
“打破對年齡的迷信,!”在楊萍和陸一帆看來,,這是上述8位世界紀錄保持者最可貴的共同經驗。生活中,,老人該如何做到這點呢,?兩位專家給出四點建議:1.活 到老學到老,年齡不是制約學習的根本因素,,老人應積極學習新鮮事物,,并把有益經驗和年輕人交流,發(fā)揮余熱,;2.認老不服老,,老人雖要認清衰老的事實,但不 能消極度日,,荒廢鍛煉,;3.保持好奇心,老人最忌墨守成規(guī),,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會引導老人不斷探索未知事物,活躍思維,;4.擁有一份敢愛之心,,努力追求 幸福并學會表達愛意,比如給老伴一個擁抱,,給兒女一個稱贊,,給孫輩一個吻等,這些細節(jié)會給晚年生活錦上添花,。
編輯:趙彥
關鍵詞: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老人 分享健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