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導師學生矛盾公開不必大驚小怪
孫家洲與郝相赫斷絕師生關系,其關鍵不在于是否公開,,也不在于是否激烈,,而在于學校的規(guī)定是否允許,。同時,,導師是否與研究生進行了充分溝通,,也至關重要,。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孫家洲,,公開宣布與今年新招碩士生郝相赫斷絕師生關系,。此事因師生都夠激烈,引得輿論嘩然,。
但是,,各方信息仍需進一步核查證實,雙方的言論都是發(f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結果莫名其妙地“被公開”了——真是契合了我們這個“被”時代,,使得一個私人場域的事情進入了公共輿論場,鬧得沸沸揚揚,。
其實,,在導師和研究生都沒有違反校規(guī)的情況下,研究生師徒分道揚鑣不值得大驚小怪,。
現(xiàn)在的高校中,,導師和研究生是雙向選擇,導師有權利選研究生,,研究生也有權利選老師,。而且,,在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先讓研究生選老師,,以至于,,每年的導師和
研究生雙選會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老師被很多研究生選中,,有老師沒人選,。高校這么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尊重研究生的權利,二是督促導師要進步,,否則可能被研究生看不起,。不僅如此,研究生還有權利中途更換導師,。
由此,,孫家洲與郝相赫斷絕師生關系,其關鍵不在于是否公開,,也不在于是否激烈,,而在于學校的規(guī)定是否允許。同時,,導師是否與研究生進行了充分溝通,,也至關重要。因為,,在師生關系的架構中,,導師處于優(yōu)勢,導師如果先行做出不要學生的舉動,,無論是通過組織方式,,還是通過個人方式,都應該跟學生先行溝通,。從權利保護的角度講,,要先行保障研究生,相對于導師,,研究生畢竟處于劣勢,。
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研究生都是成年人了,,應該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負責,無論是學術批評還是非議他人,,概不例外,。年輕人口出狂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過,,正常的學術批評需要邏輯依據(jù),,以理服人,不搞人身攻擊是基本底線,。如果稱別人是“垃圾”就過分了,。
研究生培養(yǎng)與本科生培養(yǎng)不同,師生之間關系緊密,,雙方不只是交流學術研究,,還包括為人處世的人際關系層面,以及看待世界和學術的價值觀層面,,大家可能“道相同”,,也可能“道不同”,導師與研究生彼此看不慣,,也非罕事,。孫家洲在信中第一句便是“師生之交首重道義”,就是說的這些,。
當然,師生之間道不同,,一拍兩散,,雖不是特別要緊的事,但郝相赫作為研究生的權利應該得到保障,。正如他自己所說,,作為通過國家統(tǒng)一考試招考的碩士研究生,他將不惜一切手段維護作為研究生的合法權利,。不管郝相赫是不是“不惜一切手段”,,學校應該“不惜一切手段”保障他的權利。
最新的消息是,,郝相赫昨晚發(fā)微博向老師道歉,,懇請“孫老師能夠繼續(xù)容留我做您的學生”。不管是迫于“很大壓力”,,還是認識到了自己“年少無知”,,郝同學的道歉都值得肯定。而對于郝相赫由于此次事件可能不被周遭寬容的后果,,學校應該做好權利救濟的準備,。
□任孟山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孫家洲 郝相赫 斷絕關系 矛盾公開 學校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