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歐洲難民危機“難”點何在,?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熱點調查)歐洲難民危機“難”點何在,?
新華社記者
戰(zhàn)亂,、貧困,、生活沒有希望……中東,、非洲,、南亞的難民們鋌而走險,一路顛沛流離,,風餐露宿,,前往心中向往的歐洲。他們的逃難之路經歷了怎樣的艱辛,?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的生活,?歐洲人將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生存舉步維艱 逃難前路難卜
據聯(lián)合國難民署統(tǒng)計,,今年前8個月大約有36.6萬名難民抵達歐洲,,超過去年全年總和。難民主要來自敘利亞,、伊拉克,、厄立特里亞、索馬里等國,。
自敘利亞危機爆發(fā)以來,,已有100多萬敘利亞人逃難至鄰國黎巴嫩,令黎巴嫩政府不堪重負,。由于在黎生活條件不斷惡化,,許多敘利亞難民被迫再次踏上逃難路,前往歐洲,。
“我托親戚賣了在敘利亞的出租車,,攢了點錢,準備帶妻子和4個孩子去歐洲,,我下定決心冒這個險,,這是我們繼續(xù)活下去的唯一機會,,”一位目前身處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的敘利亞難民哈立德對記者說。
“沒有戰(zhàn)爭就沒有難民,,我們所遭受的苦難都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造成的,!”逃難至黎巴嫩東部貝卡地區(qū)的敘利亞難民哈米德說。
在希臘靠近馬其頓邊境的艾杜邁尼,,26歲的伊拉克難民艾哈邁德告訴記者:“離開伊拉克兩天前,,一枚炸彈在離我10米遠的地方爆炸,但這還不是我離開伊拉克的唯一原因,,那里沒有希望,,沒有電、沒有穩(wěn)定……”
收入穩(wěn)定的喀布爾青年法瓦德也想去歐洲,。“我更擔心安全,,阿富汗塔利班經常發(fā)動襲擊,‘伊斯蘭國’威脅也越來越大,,在喀布爾說不定哪天會被炸死或炸傷,,武裝分子不在乎普通人的生命。”
在蘇丹尼的家鄉(xiāng)蘇丹達爾富爾,,10多年來一直戰(zhàn)亂不斷,。他說:“沖突從未停歇過,各種武裝組織打來打去,,部族間還有仇視,,在那里實在沒法生活,。”
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難民,,在離開故土時或許想象不到逃難的艱辛。20歲的敘利亞青年阿馬爾幾年前離開家鄉(xiāng)霍姆斯省逃到土耳其,,做過苦工,,也曾流落街頭,輾轉經土耳其,、希臘,、馬其頓、塞爾維亞,、匈牙利,,最后抵達德國。“多數時間靠步行,,一路上見過太多死亡,。”
蘇丹尼把辛苦掙到的一點錢交給蛇頭,坐上地中海的偷渡船,。記者想問一下他在船上的經歷,,他不愿意說,。“那是地獄,我連想都不愿意再去想,。”他到達意大利之后遭到警察驅趕,,不得不逃到法國,但是“法國的警察比意大利的好不了多少”,,最后決定從法國加來轉到英國,。
壓力挑戰(zhàn)并存 歡迎恐難持久
不斷涌入的難民令歐盟邊境前沿國家面臨重壓??拷炼涞南ED萊斯沃斯島被難民擠爆,。島上的難民接待中心只能接收900人,而過去兩個月每周到達的難民就有1萬人,。希臘看守政府候補海運部長佐伊斯坦言,,希臘沒有綜合戰(zhàn)略應對難民潮。
法國北部的加來也是應對難民潮的“前線”,。眼下那里聚集了來自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等國的約3000名難民。他們試圖硬闖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藏身卡車伺機前往英國,。
匈牙利政府在難民潮面前焦頭爛額。截至9月11日,,入境匈牙利的移民已達18.1萬人,,其中16.6萬人申請避難。目前,,匈牙利政府正在加緊在本國與塞爾維亞的邊境線上修建4米高的圍墻,。
德國是敘利亞等國難民最向往的目的地。由于難民審批過程較長,,德國各地方政府接待壓力很大,。德國聯(lián)邦政府近日決定增撥70億歐元用于支持今明兩年的難民接待和安置工作,但各地方政府表示撥款遠遠不足,。
除經濟壓力以外,,這些來自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難民也給德國社會帶來諸多難題。德國一些地方不時發(fā)生右翼極端分子襲擊難民安置點等排外事件,,普通百姓也對難民潮憂心忡忡:今后居民小區(qū)內會不會安全,?東西會不會被偷?
雖然一些歐洲國家在輿論壓力下表態(tài)接納難民,,不少非政府組織和志愿者也給難民積極提供幫助,,但對難民的的歡迎能否持久令人擔心。有人害怕難民中混入極端分子,給反恐增添壓力,,還有人憂慮社會治安受到影響,。近期一項民調結果稱,66%的德國人認為未來當地人與外來移民的摩擦會增多,。法國9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56%的法國民眾反對接收更多的難民。
有研究機構認為,,一些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難民可以為歐洲帶來勞動力,,但整體看來,難民潮給歐洲帶來的挑戰(zhàn)更大,。德國一個智庫稱,,今年預計新涌入的80萬難民中,能獲準留下并且屬于工作年齡的只有不到13萬,,這還不考慮語言和職業(yè)培訓問題,。
歐洲目前已面臨諸多問題:仍未擺脫債務危機,經濟增長緩慢,,失業(yè)率居高不下,,治安不斷惡化,極右翼勢力抬頭,。難民潮襲來如同“危機中的危機”,,令歐洲人頭疼。如果歐洲在目前的情況下接收大批難民,,必將拖累歐洲擺脫經濟危機并給當地的社會穩(wěn)定帶來新的威脅,。
反思危機根源 加強協(xié)調合作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在三方面陷入窘境:首先,,地中海偷渡慘劇不斷發(fā)生,,歐盟無法置身事外,飽受救援不力指責卻沒有解決之道,;其次,,歐盟現有的難民庇護制度無法適應新形勢,。按照歐盟規(guī)定,,難民要在首次入境歐盟的第一個國家完成登記注冊、提出庇護申請,。目前大量有意前往西歐和北歐的難民滯留在意大利,、希臘等前沿國家,致其不堪重負,;第三,,歐盟內部對于分攤難民存在分歧,一些東歐國家強烈反對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難民配額制。
目前,,歐洲內部分歧令難民危機陷入僵局,,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和德國、法國領導人正努力推動成員國在難民配額問題上達成一致,。研究難民問題的法國專家卡特琳·德·溫登說,,歐盟各國對難民的接收標準、手段和能力都不同,,即使根據各國發(fā)展水平確定強制配額,,協(xié)調過程將非常漫長,對此歐盟應加強內部政治協(xié)調,。
貧窮,、戰(zhàn)亂也是歐洲難民危機的根源,歐洲已開始反思如何從根源上尋求解決之道,??ㄌ亓?middot;德·溫登說,必須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僅靠安置,、阻止和遣返無法改變現狀,“難民來源國的情況不改善,,歐洲的難民潮非但不會停止還會愈演愈烈”,。
難民潮被認為是歐洲二戰(zhàn)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暴露出歐盟在統(tǒng)一難民政策及至外交,、安全和發(fā)展政策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凸顯歐洲在一體化制度設計方面的缺陷。
德國知名智庫科學與政治基金會歐洲問題專家凱-奧拉夫·朗認為,,無論是短期難民接待,,還是長期的社會融入,都是對難民接收國的考驗,,但歐盟可以將這次危機看作改革機遇,,借此深化各成員國在司法、內政,、移民以及難民避難制度等方面的合作,,制定更多共同的內政、外交和安全政策,。(執(zhí)筆記者:王昭,、孫萍;參與記者:班瑋,、應強,、劉順、陳占杰、劉詠秋,、周珺,、沈忠浩、郭洋,、申正寧,、饒博、馮之磊,、趙乙深)(完)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歐洲 難民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