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6—12呦国产精品|伊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在线日韩欧美av|欧美福利看片|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www.久久麻豆|泳衣比基尼图片|麻豆传媒夏晴子|被姐姐调教,中文字幕人妻三区,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直播 ,日韩AV手机免费观看,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久久色伊人,午夜影院免费体验区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元代50兩銀錠如今非常稀少

2015年08月07日 09:41 | 作者:甘國江 | 來源:三江都市報
分享到: 

元代平陽路五十兩銀錠

元代平陽路五十兩銀錠

 

  “小二,,算賬,。”

 

  “客官,一共是1兩3錢。”

 

  在很多古裝影視劇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上面的對話,,在中國古代相當長時期內,,銀兩都是主要的流通貨幣,。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往日里必須隨身攜帶的銀兩已經(jīng)喪失了作為貨幣的功能,,轉而成了眾多收藏愛好者追捧的藏品了,。

 

  日前,井研縣收藏愛好者張先生向三江都市報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枚50兩的元代銀錠,。

 

  寶貝來歷 10年前在成都購得

 

  記者在張先生位于井研縣城的家中見到了這枚銀錠,。

 

  “你掂一下看看,是不是有點重,。”從一個木頭盒子里,,張先生拿出了他的寶貝——一枚元代銀錠。

 

  記者看到,,這枚銀錠和影視劇中那種“金元寶”形狀的銀錠不同,整塊銀錠成兩頭粗中間略細的形狀,,并且由于時間久遠,,正面的右上角呈現(xiàn)出了蜂窩狀,背面更嚴重,。

 

  在銀錠正面,,還刻有銘文:平陽路征收課稅所銀五十兩,流泉庫典李和,,銀匠郭顯,,庫官王仲祿、張誠,,庫子程原,、石堅。

 

  記者掂了掂,,這枚銀錠確實有點分量,。

 

  “我稱了一下,,有1500多克,由于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了磨損,,所以比上面寫的50兩輕了些(元代50兩約為今1830克),,不過拿著還是有些壓手。”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也是他的寶貝為什么叫銀錠的原因,,因為50兩在古代屬于“大錢”,所以被稱為銀錠,,而其它分量較少的則被稱為銀兩,。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收藏這枚銀錠已經(jīng)有10年時間了,。

 

  張先生說,,2005年,他去成都一個藏友家欣賞對方的藏品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這枚銀錠,,并被銀錠的歷史滄桑所吸引。

 

  “當時銀錠收藏還沒有現(xiàn)在這樣火熱,,我那朋友也是無意間收藏了這枚銀錠,,并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和太高的代價,所以我也‘順便’撿了個便宜,。”張先生告訴記者,,當他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詢問朋友是否愿意割愛時,也許是得來比較容易,,朋友沒有不舍,,當場便同意轉讓給他。

 

  說說寶貝 元代官銀存世極少

 

  回家后,,張先生開始研究這枚銀錠,。

 

  “這是一枚‘元代平陽路五十兩銀錠’,屬于官錠鹽課,。”經(jīng)過研究,,張先生將這枚銀錠的年代定在了元代,是當時政府收的鹽稅,。

 

  張先生告訴記者,,鹽稅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鹽課,始見于約公元前21世紀以后的夏朝,。后來雖然經(jīng)過了歷朝歷代的改革,,但是鹽課一直都是中國歷代王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即使到了民國時期,鹽稅收入仍是政府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直到1949年以后,,由于大規(guī)模發(fā)展工業(yè),鹽稅占財政收入的比例才不斷降低,。

 

  “這枚銀錠在鹽課中屬于比較大的,,并且是官錠,也就是官方鑄造發(fā)行和認可的貨幣,,能夠保存到現(xiàn)在是非常難得的,。”張先生表示,隨著銀錠和銀兩喪失貨幣功能之后,,很多銀錠和銀兩都被熔化做成了銀飾品等物件,,能夠保存下來的非常少,更別說這么大的銀錠了,。

 

  同時,,張先生還認為他這枚銀錠上面銘文清晰,內容完整,,銀錠用途明顯,,加之保存完整,除了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正常磨損之外,,幾乎沒有大的損傷,,實屬難得一見的寶貝。

 

  “大家都知道藏品中只要出現(xiàn)了銘文,,就意味著這件藏品要身價倍增,,更別說這枚銀錠上面有這么多銘文了。”張先生補充道,。

 

  ■收藏小知識

 

  銀錠:中國古代貨幣,。即熔鑄成錠的白銀。始自漢代,,其后各代皆有鑄造,,至明代盛行,清代始作為主要貨幣流通,。重量不等,因以“兩”為主要重量單位,,故又稱銀兩,。

 

  銀錠的鑄造重量在清代前無統(tǒng)一規(guī)定,但銀兩代表的重量卻不同,,如唐代1兩為42克,,宋代為39克、元代為36.6克,,明代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間,。

 

  按照重量不同,銀錠大體可分為:

 

  大錠:俗稱“元寶”,,多馬蹄形,、方形、龜形,,重50兩,,上多鑄有年號、地名,、鋪號,、爐號、銀匠等,。

 

  中錠:多為圓錠,、橢圓腰錠,重約10兩,;上面有公十足,、十足色及鋪號、銀匠姓名,。

 

  小錠:也叫“錁子”,,形似饅頭、葫蘆狀,,重1至5兩,,上有縣名及銀匠名。

 

  散碎銀子:有滴珠、福珠等名稱,,重量在1兩以下,。

 

  與此同時,由于中國歷代對銀錠的鑄造及發(fā)行都沒有統(tǒng)一的嚴格規(guī)定,,形成了銀錠的種類繁多,器型各異,,漢代銀錠的器形為餅狀,,唐代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宋代銀錠的器形以鋌為主,,遼、西夏,、金的銀錠器形與宋差不多,,元代銀錠的器形與宋出入不大,無銘文錠的區(qū)分是周緣翹起,中間內凹,,多數(shù)元錠沒有銘文,,明代銀錠的器形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別是兩端更加突出,,形成一個雙翅,清代到民國銀錠退出貨幣領域始,,銀錠器形之雜,,難以統(tǒng)計。但大體可分為元寶形,、圓型,、長方形、正方形,、砝碼形,、牌坊形等幾大類。(甘國江)

編輯:陳佳

關鍵詞:元代 50兩銀錠 稀少 成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