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陶寺發(fā)掘成果發(fā)布 堯都或由傳說轉向信史
陶寺遺址(圖片來自網絡)
發(fā)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王偉光院長發(fā)表講話,,深刻闡述了陶寺遺址研究的重大學術價值和意義,并對陶寺遺址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必須對中華民族曾經輝煌的歷史、偉大的文明,、燦爛的文化有深刻領會與正確把握,。堯舜禹時代是中原地區(qū)華夏文明形成和早期“中國”誕生的關鍵時代,而相關的文獻記載和古史傳說遠遠不足以說清這段歷史,。因此,,考古學研究便成為探討這一關鍵時期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主要的學術探索路徑。
他指出,,陶寺遺址進40年來的考古發(fā)掘與研究,,使我們初步看到夏王朝建立之前,華夏文明所達到的第一個高峰,。同時,,愈加豐富的陶寺遺址考古資料越來越多地同堯舜的有關文獻記載相契合,更多學者關注和認可陶寺遺址與堯都的關聯,。他說:“文獻記載中堯舜的文德思想,、和合思想、禮制思想,、樸素辯證法思想等,,都是中華思想寶庫中的精華,。考古探索和追溯這些精神財富的源頭,,對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來自考古發(fā)掘地山西省和臨汾市的有關領導和專家應邀出席了發(fā)布會。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蘇平肯定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陶寺遺址所做的艱辛工作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光明網記者 鄭逸)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陶寺發(fā)掘成果發(fā)布 陶寺發(fā)掘 堯都 陶寺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