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我要照顧住院的老伴,,誰能幫忙照顧大???”
收養(yǎng)腦癱棄嬰23年 為腦癱兒治病“人財兩空” 臥病老人生活艱辛 最擔(dān)憂腦癱兒歸宿
原標(biāo)題:撿回腦癱棄嬰,,老夫婦一養(yǎng)23年,,親生兒女不理解“斷絕來往”,,如今老伴臥病在床,,生活倍加艱難——
誰能接過愛心接力棒,?
老夫婦撿回腦癱棄嬰一養(yǎng)23年給腦癱兒治病而“人財兩空”老人臥病在床已力不從心
鄭州報業(yè)集團記者 石 闖 黨賀喜
23年了,,腦癱棄嬰大健徹底改變了張昊和李峰夫婦的生活軌跡,。為給腦癱兒治病,他們悄悄賣掉4套房屋,,耗費百十萬元,,讓一個殘缺的生命體會到人世的美好。然而,,他們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居無定所,,4個親生兒女與其“斷絕來往”,長達15年,。11年前,,張昊夫婦與大健的故事成為媒體矚目的焦點。如今,,兩位老人年事已高,,71歲的李峰疾病纏身,讓老兩口生活更艱難,。不過,,他們最擔(dān)憂的是腦癱兒的歸宿:“我要照顧經(jīng)常住院的老伴,誰能幫幫我們找個合適的護理或養(yǎng)老機構(gòu)照顧大???”
老夫婦撿回腦癱棄嬰一養(yǎng)23年
昨日下午,在紫荊山路與硝灘街交叉口金紫伊苑小區(qū)3號樓3樓一處簡易的廉租房里,,63歲的張昊老人坐在屋子里,,談起往事,臉上的表情很復(fù)雜,。
1992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張昊騎自行車路過人民路與東里路口時,發(fā)現(xiàn)路邊丟棄一名先天性腦癱男嬰,。張昊給丈夫李峰打電話商議,,將孩子抱回了家。老兩口給男嬰取名大健,,寓意長大后有個好身體,。
23年來,張昊夫婦拿著做生意攢下的錢帶著大健四處求醫(yī),,治病“路線圖”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石家莊;張昊兩口用于給孩子治病的費用直逼百萬元,。
2000年,,老兩口做出非常之舉,將黃河食品城7間商鋪門店盤了出去,,瞞著兒女,,悄悄賣掉了為4個孩子購置的房子和自己的住房。也正因如此,和三個女兒一個兒子鬧僵了,。
給腦癱兒治病而“人財兩空”
這一年,4個親生兒女認(rèn)為父母“瘋”了,,帶著對他們的不解和怨恨,,不知所蹤。張昊說,,她記得兒女們臨走時撇下的一句話:“有大健就沒我們,,有我們就沒有大健,你既然放不下他,,就好好跟他過吧,。”
15年了,4個親生兒女連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聲問候都沒有。為了這個棄嬰,,張昊夫婦的付出簡直就是“人財兩空”,,從最初的小康人家淪落到記者造訪時的所見所聞:位于硝灘街的三樓破舊廉租房,一家三口均靠政府每月低保金度日,,除了每月吃飯用去的少數(shù)費用,,最大的開銷就是養(yǎng)子的藥費以及大批購買紙尿褲的費用。
23年了,,張昊夫婦每天為大健擦洗換衣,,讓他穿得干凈,吃得健康,。一位鄰居說,,他們夫妻20多年費盡了心血,令人敬佩,,默默地譜寫著一曲讓人動容的大愛之歌,。
老人臥病在床已力不從心
“撿拾大健那一年,我才44歲,,正是能跑能干的時候,,現(xiàn)在67歲了,腰彎了,,頭發(fā)白了,,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張昊告訴記者,。尤其是老伴李峰臥病不起,,讓她心力交瘁。
李峰患有心臟病、冠心病等七八種病,,生活不能自理,,經(jīng)常需要住院治療。而大健的吃喝拉撒也需要人照料,,一邊是醫(yī)院,,一邊是廉租屋,這讓張昊左右為難,。眼看已無力照顧,,在一個愛心團隊的資助下,西流湖附近的慈濟養(yǎng)老院以超低價收留了大健,。
誰知,,好景不長,僅僅過了3個月,,慈濟養(yǎng)老院即將征遷,,大健又面臨著艱難抉擇。昨日,,一名愛心網(wǎng)友通過微信求助尋找合適的護理或養(yǎng)老機構(gòu),。“我們老了,最大的心愿是盼望大健有個好的歸宿,。”張昊無奈地說,,收養(yǎng)20多年了,他們和大健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實在沒有辦法,,就跟民政局說了,想交給民政系統(tǒng)來管,。
“前些年,,民政局也有人來找我們,但我沒同意,,現(xiàn)在力不從心了,。”張昊說這話時,鼻子一酸,,眼淚落了下來,。她說,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他,,年底前后可能會將大健給安排好,。“現(xiàn)在還有半年,我們想求助一些合適的專業(yè)機構(gòu)來幫我們照顧大健,。”
據(jù)了解,,目前,,已經(jīng)有一家養(yǎng)老機構(gòu)向大健伸出了“橄欖枝”。如果你有這方面的信息,,請撥打新聞熱線96678,,讓我們把這份愛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編輯:玄燕鳳
關(guān)鍵詞:收養(yǎng)腦癱棄嬰 人財兩空 臥病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