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市民1948年存款50萬問能否取出 銀行稱已收歸國庫
原標題:市民1948年存款50萬問能否取出 銀行稱已收歸國庫
前些日子,,大家的微信朋友圈被《大頭兒子家到底多有錢,?》《依萍母女到底多有錢》《郭靖追黃蓉到底花了多少錢》等帖子刷屏,讓我們驚嘆這些大家以為不起眼的角色,,其實都是深藏不露的土豪哇,。
這些可能是玩笑話,那么,,如果家里有一張1948年的銀行存折,,里面存的50萬一直沒有取出,到現(xiàn)在,,是不是也是一筆巨款呢,?
78歲的杭州市民謝先生就給錢報96068熱線打來電話,想問問父親當年存進當時民國某銀行的50萬,,現(xiàn)在銀行到底能給個怎樣的說法,?
1948年的存折保存完好,顯示當時存入50萬
謝先生生于1937年,,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家中獨子。解放前,,他們家在當時的吳山路開了一家賣煙酒副食的小店。別說現(xiàn)在,,要放在當時,,也算是黃金地段了。
謝先生1955年考入南昌航空工業(yè)學校,,后來在航空器配件廠做技術員,,1989年因為健康原因提前退休。
說起這張存折,,也是一個意外發(fā)現(xiàn),。“父親一生小心謹慎,這張存折他生前也沒有跟我說過,。我估計這張存折他可能早就忘了,,是在他1983年去世以后,我整理他留下的物品時發(fā)現(xiàn)的,。”
這張經歷了67年歲月滄桑的存折,,保存得還很完整干凈,,謝先生用透明塑料袋裝著,小心地遞給錢報記者,。
存折與現(xiàn)在的存折大小差不多,,豎排,封面為淡黃色,,上面印著“活期儲蓄存款折”,,戶名是謝先生父親的名字,手寫繁體字,。
打開內頁,,是兩頁“**銀行儲蓄部活期儲蓄存款簡章”,落款有該儲蓄部經辦襄理的手寫簽字和蓋章,,時間為“民國37年5月1日”,,也就是1948年。簡章的第一條是“此項存款每次存入至少國幣伍佰元”,。
再翻,,就是存取明細頁。只有5月1日當天一筆50萬的存入,,沒有支取,,結余也是50萬。
謝先生說不差錢,,就是要個銀行的說法
這筆錢為什么后來沒有取出來呢,?謝先生說,當時自己還小,,家里的很多事情父母也不會告訴他,。“當時兵荒馬亂的,誰敢把錢取出來帶在身上,?”
其實,,謝先生不是沒有聯(lián)系過銀行。“上世紀60年代我曾經去杭州的這家銀行問過,,我記得當時他們答復我說,,說我們已經登報過了,這筆錢已經和他們不搭界了,。1989年我去香港探親3個月,,因為那時大陸和臺灣還沒有通航,信件也不通,,但是香港和臺灣是可以通信的,。在香港期間,我寫了一封信給臺北的這家銀行,,詢問這件事情,,結果也是泥牛入海,。”
謝先生表示,自己并不是在乎這筆錢,。“我看了你們《錢江晚報》3月12日A23版的《這筆債還了100年》,,我想,英國人100年前發(fā)行的國債都還了,,我這筆錢到現(xiàn)在有沒有說法呢,?其實我現(xiàn)在家庭條件不錯,兩個女兒也都過得挺好,。我不差錢,,就是想要銀行的一個態(tài)度。”
門牙掉了大半的謝先生拿著存折,,笑瞇瞇地說:“不管這筆錢銀行什么說法,,至少這張存折是個古董,我會好好保存,。”
銀行表示:這筆錢沒及時支取,,已收歸國庫
錢報記者聯(lián)系了這家銀行,,詢問他們對于這筆錢的處理意見,。
工作人員答復說:“解放以后我們銀行就并入了人民銀行,這筆存款也轉入人民銀行,。1953年2月20日發(fā)布過一個《政務院關于解放前銀錢業(yè)未清償存款給付辦法》,,規(guī)定了此類存款的處理辦法。其中第十八條規(guī)定:辦法公布實施后,,如存戶逾一年期限不支取者,應由銀錢業(yè)列表移轉中國人民銀行匯繳國庫,。”
也就是說,,這筆錢沒有在辦法發(fā)布一年內支取,已經收歸國庫,。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1948年存款50萬 收歸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