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馬未都:投資戒貪 收藏先要享受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記者:馬海燕
“大勢好的時候大家都一窩蜂搞收藏,,大勢不好的時候比如現(xiàn)在很多人就撤出了,,但大勢不好并不代表沒有機會。投資戒貪,,才能保證你應(yīng)得的利益,。”知名收藏家馬未都今日表示。
千和匯首屆文化投資與文化消費論壇今日在京舉行,。馬未都與普通受眾了他的收藏心得,。他說,毫無疑問,,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豐衣足食的時代,,今天隨便一個家庭使用的東西都比二三十年前要好,今天大部分人都可以買一件奢侈品,。今天很多人開始涉足文化投資,,但有多少人是出于真心喜歡就要打個問號,因此市場的好壞才會對這些人產(chǎn)生影響,。
馬未都說,,包括他自己在內(nèi)很多都市人每天都是高強度的周轉(zhuǎn),不知道今天星期幾不知道什么時候停下來,,有錢階層能夠有閑的并不多見,,心急的人倒是處處可見。經(jīng)常有人拍賣行買了東西還沒交錢,,就跑到他這兒來,,“我這有樣好東西,你幫我賣出去,。問你交錢了嗎,?他說還沒呢,你幫我賣出去了我就去交錢,。這樣的人做收藏,,怎么能收到好東西呢?”
“有人說你們那個圈里水有點深,,其實水一點都不深,,就是水有點混。”馬未都說,,自打宋朝有收藏意識以來,,古董就在真假之間,考的就是你的眼力,。搞收藏首先是智力投資,、情感投資,、社會關(guān)系投資,,最后才是金錢投資,獲利只能說是緣分,,真正有感情的沒有幾個舍得往外賣,。
“搞收藏,你不懂不要下賭注,,千萬不要信眼見為實,,做局的事情并不少見。”馬未都舉例說,,近兩年“海撈瓷”非常熱,,我們確實在南海有沉船,很多人就以為弄個船出海就能有收獲,,結(jié)果從深海里撈出來的假盤子假碗很多,。真正一個大買賣被德國人趕上了,前些年在公海上有一整船瓷器被德國人撈著了,,6500多件瓷器,,被新加坡一個博物館3000萬美元買走了,擱今天很多人都要后悔,,這就是眼光和運氣,。”
馬未都說,收藏真正的快樂是文化帶來的享受,,“無形大于有形,,文化大于科技。明白這個你就知道怎么付錢了,。”一副奢侈品眼鏡賣上萬,,一個大牌的塑料包包賣好幾萬,一個智能手機最多也就賣五六千,,這就是最簡單的“文化大于科技”,。而中國人對材料有傳統(tǒng)的喜好,,這就抑制了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力。“如果你總拿什么材質(zhì),、什么成本來計算文化價值,,那只能說你沒文化。”
馬未都說,,中國過去二三十年的文化消費變化大家都看得到,,上世紀(jì)90年代的時候他寫關(guān)于收藏陶瓷的書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汝官哥鈞定”這五個字,,今天幾乎搞陶瓷的都知道,。但今天我們所用的大部分家居產(chǎn)品都很難對它產(chǎn)生情感,因為其中大部分都是批量的,,不同于過去的個性化生產(chǎn),,所以越是古老的東西越容易產(chǎn)生感情,而不真正深入其中很難體會,。
編輯:邢賀揚
關(guān)鍵詞:投資 戒貪 收藏 享受 文化 馬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