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絲綢之路”大型文物展云集多家鎮(zhèn)館之寶
時值APEC會議在京召開之際,,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已于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此次由國家文物局特別籌劃的“絲綢之路”展,,旨在通過精選的400余件珍貴文物,,展示絲綢之路兩千余年的歷史過往與燦爛成就,。
據(jù)介紹,,展覽以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為主線,,分為“黃金草原與中國的早期交流”,、“漢營西域與絲路交通”,、“胡人來華與胡風浸潤”,、“厚重多元的宗教藝術”、“包容四方的大唐文化”和“碧波中的帆影”,,共6個單元,,集中展現(xiàn)了絲綢之路上的人情風物、商貿(mào)往來,、文化交流等,。
國寶云集 一級文物占六成以上
此“絲綢之路”展匯集了來自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廣東、福建,、湖南,、上海、江蘇,、山東,、安徽、四川等16省的44家文物機構精選出400余件文物珍品,,年代跨度從戰(zhàn)國至明清,,質(zhì)地包括金、銀,、銅,、石、玻璃,、織物,、紙、陶,、瓷等,,類別涉及青銅器、金銀器,、玻璃器、陶瓷器,、絲綢,、文書、壁畫,、石雕等,,其中大部分文物是一級文物,充分保證了展覽的檔次和規(guī)模,。
據(jù)了解,,“黃金草原與中國的早期交流”單元展出的馬家塬墓地的部分出土文物屬于首次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厚重多元的宗教藝術”展區(qū)內(nèi),,法門寺地宮出土鎏金銀捧真身菩薩首次離開法門寺展出,據(jù)工作人員透露,這件文物的點交時間最長,,耗時一天半,,就是為了清點菩薩像身上474顆珠子,“下次再出館展出的可能性為零”,。同在此展區(qū)的董欽鎏金佛造像,,是西安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
多媒體互動 造景手段還原古跡場景
在展示手段上,,此次展覽增設多媒體,、設置小場景等輔助展示手段,以期對展覽進行層次和內(nèi)涵豐富的展示,。
除常規(guī)多媒體播放手段外,,此次展覽特設包括《絲綢之路上的著名人物》、《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物古跡》,、《經(jīng)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動植物》等在內(nèi)的多媒體互動展示,。另外,更運用造景手段,,將胡商牽駝圖壁畫和10件駱駝俑結合,,營造絲路駝隊場景。
另據(jù)了解,,此次“絲綢之路”展覽是首次將草原絲綢之路,、沙漠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統(tǒng)一于同一展覽中。同時,,首次將營盤男子墓,、李賢夫婦墓、虞弘墓以及金鄉(xiāng)縣主墓作為組合集中在同一個展覽中展示,,展現(xiàn)從漢晉至隋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狀況,。
在展覽展出期間,國家博物館還將推出4場針對少年兒童的,,以“重游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公共教育活動,。該活動通過“繪制地圖”、“展廳參觀”,、“動手體驗”等環(huán)節(jié),,讓少年兒童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絲綢之路”所帶來的中西文化交流與融合。
據(jù)悉,,該展將持續(xù)2個月,,到明年1月5日閉幕。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絲綢之路 文物展 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