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人物志人物志
尋找孫佩蒼,,發(fā)現(xiàn)民國美術史
孫佩蒼(配圖)
來源:新京報 作者:陳丹青(藝術家)
孫佩蒼是誰?伴隨著一個帶有尋找意味的問題,,中國現(xiàn)代西畫收藏第一人及一段民國美術史的再發(fā)現(xiàn)之旅開啟了。前日,,“青青子佩——民國美術史的再發(fā)現(xiàn):孫佩蒼及其收藏”展在中國油畫院陳列館開幕。西畫、中國古代繪畫以及徐悲鴻、吳作人等創(chuàng)作的共場,,勾連的是中與西、民國與當下等諸種關系,。藝術家陳丹青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孫佩蒼憑借個人的熱情及瘋狂,,所做的收藏特別珍貴,。”在其心目中,真正的收藏家就是為了收藏,,不是為了投資,。該展將展至10月30日。
民國的傳奇畫界的美談
孫佩蒼(1890-1942)又名孫沛蒼,, 籍貫遼寧沈陽,。曾任駐法公使、東北大學教授,、中法大學校長,、西南聯(lián)合大學教授等職,被聘為國民參政會第一,、二屆參政員,。1920年11月7日作為華法教育會第十五屆197名赴法學生之一員,以教育視學身份留學法國,,同行者有周恩來,。在巴黎市郊郭伯郎學校學習法語和繪畫后,考入巴黎國立美術??茖W校繪畫科,。與徐悲鴻等人結(jié)為好友,成立“天狗會”,。孫佩蒼在旅歐期間搜購了大量西洋美術珍品,,試圖寫作《世界美術史》一書,被譽為“民國的傳奇,,畫界的美談”,。同時又與民國當時重要中西畫家相交往,在國內(nèi)也收集了徐悲鴻,、吳作人,、張大千等名家之作。
展覽關鍵詞
一本“家書”
今年4月,孫佩蒼的孫子孫元出版了一本對其祖父的尋找之書《尋找孫佩蒼》,。一個孫子對祖父的追尋在不經(jīng)意間復活了民國美術史不少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如今這樣的尋找延續(xù)到了這場展覽中。孫佩蒼在旅歐期間憑借個人財力,、熱情及眼光收藏了一批西方經(jīng)典原作,,令其獲得了“中國現(xiàn)代西畫收藏第一人”之稱。其中,,這份西方繪畫名單包括了庫爾貝,、蘇里科夫、迪亞茲,、盧梭等藝術家,。
策展人鄧鋒表示,依循著《尋找孫佩蒼》一書以及孫佩蒼的部分藏品,,一個在民國美術史中極為重要而又并非清晰的“孫佩蒼”形象逐漸被還原,,一段民國美術史也得以再發(fā)現(xiàn)。而為了讓這個并不為人熟知的藏家通過這樣一個展鮮活起來,,鄧鋒用文獻和展覽兩部分來豐滿孫佩蒼的血肉,。
根據(jù)能提供的藏品,鄧鋒將此展分為“藏品之徐悲鴻,、吳作人部分”“西畫部分”“中國畫部分”三大板塊,,展出了包括徐悲鴻《孫佩蒼夫人和女兒畫像》、任伯年《花鳥扇面》,、虛谷《枇杷》,、歐仁·德拉克羅瓦《奧賽羅與苔絲德蒙娜(完成畫稿)》、阿德里安·亨利·塔魯斯《女人像》,、納西斯·迪亞茲·德拉潘那《風景》等畫作,。而連接三個展廳的長廊則通過各種文獻布展成孫佩蒼生命的“長廊”,以其家屬尋祖的“追問”開始,。
相關新聞
藏品將亮相翰海秋拍
不過令人感慨的是,,正如展覽結(jié)尾所書的這是一個“沒有結(jié)局的結(jié)尾與新的開始”,孫佩蒼的這部分家藏將亮相10月24日北京翰海20周年秋拍中,。為此,,出席開幕的陳丹青呼吁孫佩蒼的收藏能被整體拍賣,甚至能建立一個相關的美術館,。
講述
真正的收藏家就不是為投資
四年前我對孫佩蒼先生還一無所知,。2010年冬,中國油畫院美術館舉辦大展《面對原典》,,其中有徐悲鴻臨摹倫勃朗的名篇《參孫與大莉拉》,,我是初識,。詢問同事后才知道是一位孫先生家里慷慨出借的。后來他介紹孫元先生給我認識,,得知孫先生的祖父是孫佩蒼,,而我與孫佩蒼藏品的淵源要追溯至1978年秋。當時我們?nèi)嗤瑢W被領進陳列館倉庫,,觀看到了三十余件19世紀歐洲油畫的原典,。聽老師說這是一位軍閥時代出使法國的官員在巴黎自費買下,攜來中國,。此后因歷史諸種原因,,這批私藏移交至中央美院。而我是直到2010年冬與孫元交談后才知美院的這批西方真跡正是孫佩蒼的收藏,。
今天,,遍中國有的是藝術學院、油畫教學,、研究機構(gòu),更兼火得離譜的拍賣業(yè),,可是百年過去,,沒有一座收藏西洋畫真跡的美術館。歐美,、俄羅斯甚至日本的收藏都把握著西洋古今繪畫的文脈,。但我們呢,百年以來只有一位孫佩蒼,。孫佩蒼憑借個人的熱情甚至可以說瘋狂,,所做的收藏特別特別珍貴。在我心目中,,真正的收藏家就是為了收藏,,不是為了投資。這是很簡單的標準,。但中國百分之七八十的收藏是為了投資,。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孫佩蒼 民國美術史 陳丹青